钟求是《等待呼吸》:书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标识
2023-02-12 22:2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钟求是《等待呼吸》:书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标识

  2月11日,南京西善桥街道联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公司举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迎来第12回。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做客“初见书房”,与学术主持、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徽昭及现场观众展开对话,讲述小说《等待呼吸》背后的创作故事。

  分享会现场,钟求是为本报题字“文学让我们进步”,短短七个字,饱含着对文学的热爱,传递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提炼一段历史记忆

  “我对《等待呼吸》的定位并非爱情小说。”钟求是说,他要写的是大时代背景中的个人命运历程。“个人命运有很多切入点,爱情是这当中很自然的一个。”《等待呼吸》中的爱情,嵌在1991年苏联解体的巨大时代变革里,读者读懂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就读懂了一个年代。

  纵向跨越近30年时间,横向跨越莫斯科、北京、杭州三个城市,小说从主人公杜怡与夏小松的爱情着笔。两个中国大学生在莫斯科留学时相遇相爱,然而1991年8月莫斯科广场上的那场意外,将两人命运改变。男主人公夏小松被流弹击中去世,女主人公杜怡悲伤回国,独自面临人生的变局和她的命运……

  每一代人都会有属于他们的共同青年记忆,60后、70后一代人的记忆标识是什么?生于1964年的钟求是说:“作为作家,我有责任把我们这一代的历史记忆提炼出来,创作一部与我们青年时代记忆贴合的作品。”

  钟求是做过15年对外联络工作,身在一地,但思考的是全球范畴的问题。他大胆征用苏联解体历史,把小说主人公放到了莫斯科。

强劲的想象能够产生事实

  《等待呼吸》中关于莫斯科的描写多达五六万字。小说发表后,很多人问钟求是:“你在莫斯科留过学吗?”

  实际上,写这本书时,钟求是对于莫斯科还谈不上熟悉,但他做足了功课。“我看了很多关于莫斯科的文字,有些材料虽然最后并没有用上,但很多细节读来有趣。比如苏联解体那天,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拿起钢笔签署苏联解体的最后文件时,发现自己的笔写不出字,可以感受,苏联当时整个民用工业已经薄弱到这个程度……”

  钟求是说,他还与当时一位在莫斯科留过学的上海画家取得联系,了解她在莫斯科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一问就是几十个问题。在掌握充分细节的基础上,钟求是展开了合乎逻辑的想象。有位作家说过,“强劲的想象能够产生事实”,钟求是觉得,这些想象落到文字里,达到了逼真的效果。

  完稿后,钟求是去了一次莫斯科。他把小说中描绘过的莫斯科大学、阿尔巴特街、地铁等场景挨个走了一遍,发现原文描写很立体,几乎不需要修改。

简单而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写作方面也是。”钟求是的理想主义也渗透到了小说人物身上。

  钟求是说,他大学读的是经济学专业,两三年时间,他把《资本论》三卷都读了下来。读完后觉得,马克思不是人们惯常认知里一个严肃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趣的人。小说中男主人公夏小松也喜欢《资本论》,认为《资本论》“不仅有严密的逻辑,还经常能读出文学的味道”。夏小松身上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他读《资本论》,到苏联留学,也是想思考比对出不同发展道路的优劣。

  在钟求是的文学生涯中,用文字表达思考,是他简单而纯粹的理想。

  “10岁时,我到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几年时间,我看完了馆内所有图书。那时心里便有一个想法,我也要写东西,我也要把对世界的看法用笔表达出来。”

  更直接推动钟求是写作的是一次心理冲击。他回忆,曾有一位工作搭档到匈牙利出差,一年多后,也就是1993年底,接到噩耗,同事在异国他乡发生车祸去世。“我跟他的家属一块到达匈牙利,当我们在太平间从抽屉里把他拉出来时,都止不住落泪。当时我就在想,他怎么会死在这里?人的命运到底有着怎样的秩序?”

  钟求是说:“那一刻,我更下定决心,我这辈子还是要去写小说,要把对生命的追究,通过自己的文学思考表达出来,这也正是我一直秉持的文学初心。”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标签:求是;莫斯科;理想主义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