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2022-01-12 22: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海燕 张梓扬  
1
听新闻


江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近年来,“外卖小哥送餐途中猝死,平台却称非雇佣关系”“‘零工群体’维权难”等事件不断引发公众关注。如何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目前劳动关系领域乃至全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

外卖骑手在为谁“打工”?

骑手与外卖平台用工关系认定

  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以饿了么、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餐饮平台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催生了包括网约配送员(又称“外卖骑手”)在内的大量新就业形态。外卖骑手分为“专送骑手”和“众包骑手”。

  新业态就业用工模式下,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采取诱导、欺诈的方式,迫使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务协议、合作协议等,用以逃避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法律责任。

  宿迁市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餐饮公司)经上海某公司授权使用品牌及产品,在安徽滁州经营外卖网上订餐和配送服务,营业执照登记经营范围包含外卖送餐服务。2019年9月,刘某被餐饮公司招聘至滁州某乡镇站点从事外卖平台外卖配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餐饮公司为刘某购买了雇主责任险。2020年3月,刘某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

  刘某与餐饮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餐饮公司以向刘某支付的劳动报酬为劳务费且支付记录中均有备注、为刘某购买了雇主责任险等为由,主张双方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也是基于劳务关系。经审理查明,该事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仲裁委最终裁决刘某与餐饮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思考:

政策法规好,关键要落实好

  放眼“十四五”,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乃大势所趋,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的态势还将持续,新业态劳动者将会越来越多。如何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撑起保护伞,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全新课题。

  去年以来,有关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多项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纷纷推出。

  2022年1月,江苏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问题,从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兜底保障制度、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协作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19条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细化措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一份新年大礼。

  政策法规好,关键是要落实好。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只是第一步。实施好这一工程,需要党政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各方携起手来,打好组合拳,既各司其职、主动担当,又精诚合作、同向发力,使政策法规红利惠及每一位新业态劳动者,让他们真正实现舒心工作、体面劳动,生活得更有尊严。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燕)

 


  延伸阅读>>>

实地探访南京无接触外卖取餐柜

  1月12日中午,在南京鼓楼医院,市民徐女士正前往取餐柜帮生病的孩子取餐:“我经常使用这个取餐柜,不用跟外卖小哥接触,外卖放在柜子里,像取快递一样,扫个码就能取出。”

  近日,南京市人社局、市卫健委联合市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在医院推出无接触外卖智能取餐柜,首批试点医院为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院和南京市中医院。昨天,记者在鼓楼医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看到,取餐柜设在两家医院大门一眼可见的位置,方便外卖配送员和患者及其家属找寻。

  记者了解到,鼓楼医院的取餐柜每天在固定时间还可以开启物理保温、紫外线固定杀菌功能,双重保障饮食风味和安全。

  如果患者不方便前来取餐,外卖是否能送进医院?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外卖配送员郑师傅告诉记者:“平台和医院都有规定,外卖只能放在取餐柜里,疫情期间一定要遵守规定。”

  在现场,记者也注意到试点实施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鼓楼医院大门宽敞,取餐柜是铁门外唯一的设施,同一时段的取餐人员不多,能较好地控制社交距离。而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大门前设施较为拥挤,取餐柜紧挨着来院登记通道,且取餐柜与快递柜间距小,除了外卖配送员,还有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同挤在狭小的空间中放取餐,人员较为密集。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梓扬)

标签:外卖;劳动者;餐饮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