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尹丹丹)11月11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情况,并通报了2020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总体来看,我省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总体上较2019年有所升高,如9岁年龄组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分别达到了139.8厘米和139.7厘米,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0.8厘米和1.0厘米。2020年我省初中生和高中生(15-17岁年龄段)的近视率分别为78.5%和89.6%,比2019年分别降低了3.2%和1.2%。大学生的近视率为88.3%,比2019年降低了2.9%。
立足江苏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际,对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省教育厅提出解决路径和保障举措,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具有江苏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具体来看,开足开齐上好课程。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周小学4节及以上、初中和高中3节及以上体育课。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艺术课程,获得2-4个学分,高校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持续开展实践活动。正常天气中小学生每天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等校内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5小时。校外不少于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中等以上强度活动时间不少于1.5小时,每周不少于3小时高强度运动。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组织开展经常性体育竞赛活动,“十四五”期间创建150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探索改进评价方式。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不合格不得发放毕业证书。推进初、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执行“过程评价+基础知识+现场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中考体育成绩权重到2025年提升至10%以上。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大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办法。稳步推进艺术中考,加强省级统筹,有序推进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以计分方式纳入中考。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体育、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计入工作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到2022年,配全配优体育教师,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220,鼓励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确保至2025年全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220,其中小学、初中、高中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占比分别达到75%、85%、95%。高校设立普及人文艺术教育校级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配齐公共艺术课教师,专职比例不低于50%,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