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芳:千年牙雕技艺展现古城底蕴
2021-09-13 21: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衍晖  
1
听新闻


丁晓芳:千年牙雕技艺展现古城底蕴

  温润如玉的猛犸象牙,配以巧夺天工的(苏作)牙雕技艺,苏州祥韵牙雕品牌创始人丁晓芳的作品在市场大放异彩。这门千年技艺,在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双翼之下,将持续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百寿华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精雕100颗福光满满的寿桃。寿桃上雕有蝙蝠、如意等图案,在中国的吉祥文化中,蝠为“福”,五福捧寿。寿桃上端雕以仙鹤,翩翩起舞,载歌载舞,表达对党的祝福。

 

用猛犸象牙继续制作和创新

  牙雕,是指以珍贵而稀有的大象牙为基础材料,在坚实细密、色泽柔润的质地上施以精雕细刻,形成优美造型与玲珑剔透视觉感的传统民间工艺。在我国诸多工艺美术门类中,象牙雕刻是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象牙贸易被禁止,猛犸象牙走向前台,成为牙雕艺术传承的载体。

  什么是猛犸象牙?简单来说就是远古时期猛犸象的门牙,俗称万年象牙。因年代久远,多数已钙化、石化,在发现的猛犸象牙中仅有15%左右可供雕刻使用,而且发掘一根就少一根,稀缺资源,不可再生。猛犸象牙比象牙密度大,硬度高,因此雕刻的难度也比象牙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猛犸象牙制品比象牙制品更为珍贵。

  2017年底,全国开始禁止象牙贸易,为保护牙雕这门技艺,苏州祥韵牙雕品牌创始人丁晓芳另辟蹊径,用猛犸象牙继续制作和创新,延续传统牙雕技艺,使之焕发新的光彩。随后,丁晓芳在2018年8月成立牙雕艺术馆,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牙雕。

  苏州味道是走街串巷的贩卒吆喝,是黑瓦白墙下的小桥流水,其间更渗透着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这种气质也被苏州当代牙雕艺术无声演绎着。精湛的技艺世代相传,人物、花卉、佛教、山水、动物,众妙毫端精心刻;浅刻、浮雕、透雕、镂雕、圆雕,方寸牙牌一篇收。大至通体雕刻象牙根段,小至方寸之间显乾坤的刻章,可以是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的书镇,可以是外壁浮雕市井百态的笔筒。民间艺人的手工加上丁晓芳的设计,每件作品都是苏州的文化传统涵养出来的。

  牙雕的人文气息,见证了一座文化古城的进步,更见证了像丁晓芳这样的艺术家的成长,这些,都是苏州的底蕴。

  如意:作品采用高超的镂空雕和高浮雕相结合,如意曲柄翘首,呈天然灵芝形以示吉祥,柄雕灵芝朵数枚,一只蝙蝠伏于灵芝上以示福到。整件作品造型优美,雕工精细,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属巧工细雕之作。

 

苏州牙雕运刀简洁追求意境

  丁晓芳告诉记者,广州牙雕有雕刻、镶嵌、编织三大类,以富有装饰性,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广州气候温暖湿润,象牙不易脆裂,宜于雕凿钻镂与透雕,主要品种有象牙球、画舫、人物、笔筒、插屏、鸟兽以及一些日用品等。其中以象牙球、亭台大花舫最为著名。

  北京牙雕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虫见长,尤以刻制人物最为闻名,艺匠能充分利用象牙质地细腻坚韧的特点,精确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和神态,人物比例协调,生动传神,并善于局部加彩,与象牙本色形成鲜明对比,使之生动多姿。如清代乾隆年间的牙雕“月曼清游”。

  苏州牙雕在唐宋时期形成一定风格。明清时期,苏州牙雕吸收竹雕、绘画等传统特色,艺人善用“隐起”手法,细节处理精致,有“精细雅洁”之感,文韵尤胜。苏作牙雕刀法有浅浮雕、阴刻、圆雕、高浮雕等,运刀简洁,追求意境,具有很高的审美格调。

  “和苏州其他艺种一样,苏州牙雕吸收了吴门画派精华,布局与皴法具工笔效果,注意留白,在雅致之风中透出‘古雅、野逸、秀丽’之意,实为难能可贵。”丁晓芳表示,三大派系各有所长,技艺互相交融,每件作品都带有当地的人文地域特色。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衍晖)

标签:牙雕;猛犸象牙;苏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