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通知,就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公参民”学校)进行部署。根据类型,设定不同路径,突出因校制宜,强化分类指导,力求平稳推进。记者了解到,尽管省内各地尚未对“公参民”学校规范工作有明确实施意见,但影响已经悄然出现。
“这边的小区是老小区,但离求真中学很近,据说马上要划成求真的学区了。”在南京和燕路一家房产中介那里,记者就听到了这样一个传言。实际上,近期有不少中介为了推销房源,纷纷将“公参民”当作学区热点蹭了起来,也让众多有意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云里雾里。
根据教育部的通知要求,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参照这一要求,南京有包括金中河西、致远外国语等“公参民”热门学校20余所。这些学校一旦由民办体制改成公办体制,涉及教师编制、财政投入、学区划分等一系列工作,教育部给出了两年左右调整时间。
根据6月29日江苏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推进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部署我省狠抓落实2021年教育重点事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力争用2-3年时间,将全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数占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降至5%以下,县域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数占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降至15%以下。
记者注意到,南京其实有一个“公参民”的案例,那就是南师附中树人中学。该校原先是2001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初中,全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该校2013年开始转为公办校,从近几年的成绩来看,不管是均分、高分段还是四星级达线率、南师附中达线率,在南京的公办校中都是佼佼者, 常年稳居鼓楼公办第一的宝座。
针对一些房产中介拿“公参民”学校作为热点进行炒作的情况,教育人士提醒购房人要睁大眼睛,谨慎对待。特别是涉及学区划分这类政策性很强的课题,不能盲目听信传言,在未有教育部门的权威政策情况下,对所谓的“公参民学区房”要慎之又慎。
相关人士指出,南京理顺“公参民”学校的体制机制,不仅仅是改个校名,换个股东那么简单,而是要进一步优化区域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增加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此外,各地要在2021年8月底前完成专项摸底排查,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制定分省分年度工作方案,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备案。由此看来,“公参民”学校规范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让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