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优化医保“长处方”政策
慢性病患者一次性取药量可以放宽到12周
2021-08-14 11:52: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胡明峰 仇惠栋  
1
听新闻

  8月13日上午,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发布会通报:8月12日0-24时,南京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在集中隔离点发现。没有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经专家评估,13日有5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

  累计出院36例,住院199例病情平稳

  7月20日至8月12日,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累计出院36例。截至目前,南京市还有199例本土确诊病例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45例为轻型,154例为普通型,目前所有患者病情平稳。

  南京市发布了确诊的第235号病例具体情况:女,26岁,现住江宁区禄口街道石埝村张塘角自然村,幼儿教师。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7月28日至8月4日居家隔离。8月4日因家人确诊新冠肺炎,作为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因核酸检测阳性,8月12日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当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经疫情防控专家组评估,8月13日起,江宁区横溪街道许呈社区小呈自然村、东山街道岔路社区绿城深蓝小区、麒麟街道麒麟门社区麒西路95号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调整后南京市尚有高风险地区1个:江宁区禄口街道;中风险地区6个: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新风苑、周岗社区围合区域(东至集贤路,南至长干街,西至康庄路,北至齐尚街),钱家村钱家自然村,横溪街道宁光村蔡坎自然村,淳化街道新林村郭村自然村;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小区。

  医保政策优化,保障特殊人群看病购药

  在疫情期间,一些慢性病患者担心,多次进入医院买药既不方便又有风险。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滨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及时调整医保政策,优化简化经办服务,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看病购药的需求。

  在门诊方面,南京优化“长处方”政策,对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以及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取药量可以放宽到12周,同时对临床诊断明确、病情控制平稳、用药方案稳定、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需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的患者,一次性取药量参照门诊慢性病“长处方”政策,减少慢病患者出门次数,降低反复就诊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实施门诊免转诊政策。参保人员持医保卡到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就诊,不需要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就可以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在住院方面,疫情期间,参保人员符合住院收治标准,但受疫情影响医院无法提供床位的,参保人员在留观室进行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住院标准报销。在特殊人群方面,由于医院停诊或社区封闭管理,参保人员在非定点医院、非定点药店看病购药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定点医院、定点药店报销比例报销;对封控区承担救治任务的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市紧急开通职工医保门诊特定项目、居民医保门诊大病医疗服务资质,以保障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用药需求;对南京市参保人员在外地就诊,因隔离或封闭无法至定点医院就诊的,其发生的医疗费用视同在定点医院就诊予以报销。

  企业包车通勤,严格“两点一线”上下班

  目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常经营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科研机构1400余家,建筑工地93个。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吟龙介绍,根据企业数量和类型,将辖区划分14个网格,通过部门包干和干部下沉一线,完成对企业日常防疫督查、核酸检测组织及其他服务工作。截至8月12日,网格人员到企业上门检查3360多人次,帮助企业完成四轮核酸检测总计22.8万人次。与此同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该开发区内50余家重点规上企业有跨区居住和工作的员工约8000余人,企业实行包车通勤,定人、定车、定线,切实做到“两点一线”上下班。

  目前,江北新区共有26家大型商超、50家大型餐饮、30家农贸市场,还有1.1万余家小超市、小餐饮,均坐落在人员密集的居民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乐介绍,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市场监管局、督查部门及相关街道组成7个督查组,截至8月12日,出动督查检查人员2800余人次,对小餐饮、小超市开展巡回检查3万余家次。

  为了做好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供工作,江北新区遴选了经营管理完善的4家农贸市场和4家生活超市作为应急供应网点,增加商品供应,目前8家应急供应点农副产品日供应量约为170.1吨,与日常相比,供应量基本稳定,价格基本平稳。胡明峰 仇惠栋

标签:南京市;定点医院;病例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