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南京中海“踏城留印,心观自在”观系产品品牌发布会在白马公园举办。本次活动以一场与自然之约的形式,强调中海与南京城市及自然的连接,由印而观,引领金陵人居不断迭代。
今年,既是中海上市30周年,也是中海步入南京19载。在现场,中海企业集团董事、南京公司总经理冯昌中先生将中海地产的三十而立、中海与南京的19年砥砺故事娓娓道来。
正如冯昌中先生所言,2003年中海地产首入南京,深耕这座城市19载,打造了27个精品项目,每一个都先于板块周知,成为区域的标杆。
2021年,南京中海以城市之印、自然之印、时代之印、心旅之印,打造了中海印系产品,踏城留印。
2022年,中海“踏城留印、心观自在”,以更高的筑造标准升级打造了观系产品,引领金陵人居迭代。
· 依循“智者乐水”,中海观江樾立址“江核前湾”板块,于长江前排,与江潮共澎湃,打造自然都市主义作品。
· 依循“仁者乐山”,中海观山樾择址方山新城正轴观山位,坐看一线山景,带来更新方山的进化主义作品。
· 依循“学者乐文”,中海观文澜择址仙林大学城里、仙林湖畔,以诗意人文社区礼献仙林大学城20周年。
中海深耕南京19载,始终不遗余力,将央企的使命与责任摆在第一位,仔细观察了南京的人文、城市、自然、历史,挖掘每个板块不同人群的生活追求后,由印而观,以人为本,从心出发,“外观时代变化、城市发展,内观生活之美、心境自在”,从印系产品,到如今的观江樾、观山樾、观文澜,打开更具创意的城市人居遐想。
“既讲究脚踏实地,顺物自然,又进一步超越外物、超越感官,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家园,仰望灿烂星空。”冯昌中先生的这句话,也是南京中海的发展愿景。
“观,是自我与世界的一种深层次沟通的方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南京市规划局专家库专家成员、观文澜项目设计师马进先生,分别从城市洞察观、趋势预见观、产品修炼观 、心境自在观四个方面,解读中海之观。
⊙现场图
城市洞察观
开拓于城,反哺于城
较于印系,观系产品的选址不再局限于山林,而是着眼于全南京的自然名胜,“与山水城林共生长,在与城市的相得益彰中,让美好延续。”
“开拓于城”,即精准择址,踏在城市发展的节点上,与城市共成长;“反哺于城”,就是回归板块本身的自然、人文,将城市人文赋予项目。
趋势预见观
守朴至臻,创领潮流
建筑是时间的艺术,必须有超前于时代的实用性和审美力。
对于实用性,中海观系创新性提出“+N”主张,打破空间的单一性,景观不再停留于观赏的功能,室内的墙面也可以自由组合在不增加面积的基础上,生活变得更多元和个性。
在审美上,中海观系倡导“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但极简不等于简单,更不等于简陋,讲究的是“质感的简朴,节制的丰盛”。
产品修炼观
源于印系,以人为本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适度和克制是开发商的美德,也是中海的责任。 “每一个观系,我们都在板块至少进行了100组问卷调研、30组电话访谈以及5组以上的面对面交流,从中提炼客群的需求,量身打造户型产品。”它们的面积区间,最小仅89平,没有一味求大,而是适合于当地的客群。
心境自在观
修于内外,悠然自在
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得主彼得·祖姆托说过“我的建筑应该具有情感核心,即空间本身具有情感上的愉悦感。”“中海观系打造的,正是能够让心灵自由歌唱的建筑空间。”
✔自然而自在:自然的才是最奢侈的。因此中海观系赋予建筑最大的南向面宽,追求最极致的窗墙比、无界全通透的长阳台,让阳光和风景可以在空间里自由流动;园区内,甄选了近100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打造“植物大观园”,给居住者带来美的视觉感受。
✔自得而自在:
我们希望社区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悠然自得。因此,在中海观系产品中,
园林不止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更是家的幸福延伸、全龄共享的游憩天地。
在马进先生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南京中海以更宏大的世界观去洞察居住与城市、时代、客户、自我价值的关系,也是希望“客户可以通过观系项目,能看到更真实的城市、更前沿的时代、更契合自己的产品、更自在的自我与心境,成就美好生活。”
19年是折点,亦是南京中海新的起点,时代奔涌向前,当代中海匠人,将不忘初心,秉持以人为本、从心出发的生活营造观,让每一位中海业主人人得以宁静美好的生活。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