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江苏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近年来,江苏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的1.9倍,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位居全国第一。7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解读《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纲要、规划、条例“三驾马车”为牵引,“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将“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纳入重点规划;去年1月,省人大颁布《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省级地方性法规。至此,江苏初步形成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稳步推进“五区五高”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推进“1+13+N”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探索实施“苏地优品”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先后承担国家13项知识产权领域改革试点任务,27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政策措施》将于7月29日开始施行,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管理和环境六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举措,覆盖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
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突出江苏特色。《政策措施》将实践行之有效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贯彻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江苏经验凝练成措施。开创性地提出加大专利奖奖补力度,对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探索建立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专利代理领域对外开放试点等举措。
兼顾各类创新主体,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政策措施》提出的举措是所有创新主体可以平等享受的,同时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以及中小微企业在政策设计时体现了重点关切。例如,聚焦江苏重点发展任务,提出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开展专利导航。针对中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面存在的短板设计暖心措施,提出在省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下设立“苏知贷”政银合作子产品,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融资。
聚焦影响创新主体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江苏着重布局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措施。如针对产业高端化创新不足,提出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析制度和“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制度,支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
支苏平表示,政策好关键是要落实好,围绕政策落实将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强化政策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将《政策措施》相关内容宣传好、解读透,提高政策知晓度。狠抓工作落实,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抓好政策落实的评估、反馈,及时发现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监督考核,省委省政府将把知识产权重点工作纳入对各地党委政府检查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中,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为政策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