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同: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
2022-12-12 21:29:00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冯亦同: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每年12月13日,金陵警报长鸣。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们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

  “‘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平宣言》创作者、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冯亦同告诉江南时报记者,2014年,他受邀第6次写下《和平宣言》,首次以诗经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平宣言》是我对南京遭受历史苦难的总结,也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发出的和平心声。”

《和平宣言》作者,南京著名作家、诗人冯亦同。  冯亦同供图


生于抗战烽火

以文字铭刻金陵记忆

  “我出生于1941年,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在扬州宝应县柳堡,就是《柳堡的故事》中的那个柳堡。”冯亦同回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父母都是在南京教书的知识分子,“我的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小学老师,他们在那个年代算是一个小康之家。”

  战争的爆发,打碎了这个小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冯亦同的父母逃回到老家扬州避难。不久后,战火蔓延到了苏北,日本侵略者纵火烧毁了老家祖屋,冯亦同的祖父也在逃难中患上了肝炎,刚过六十岁就不幸去世。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我的父亲自己创办学校,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冯亦同告诉记者,母亲是在邻居家生了他,因为出生那天恰好是父亲36岁生日,因此父母给他取名冯亦同。后来,父亲因病去世,没能等到南京解放。坚韧勤劳的母亲独自将他和哥哥姐姐们抚育长大。

  “战争给南京留下了惨痛的城市记忆,也为我留下深深的烙印。”18岁那年,冯亦同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教师,后来调入南京市文联文学协会工作,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同时,他曾多次积极参与由江南时报社等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展现深厚的文字功力,也与江南时报十分结缘。在南京生活几十年,这座文学之都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和心灵家园。

  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参观过程中,冯亦同在纪念馆“万人坑”遗址前看到了一座母亲塑像,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母亲与墙》:“伤心的母亲,变成了石头,再也不缩回她,已经伸出的手。四十年了,她还在寻觅自己的孩子,向过路每一个行人呼救……”这首诗凝重又饱含深情,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江东门,谁说你只属于12.13这个日子。每年八一五,是你敲响侵略者的丧钟!”近年来,冯亦同又陆续创作了《江东门的沉思》(1997年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60周年祭而作)、出版个人诗集《紫金花》(2004年作品)、《江东门的钟声》(2014年为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用文学创作来铭记那段沉重的历史。

  “我们纪念的不仅是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者,也是纪念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冯亦同表示,每年12月13日敲响和平大钟,就是告诉人们,苦难的降临不能忘记;8月15日敲响的钟声,是我们胜利的声音,也是侵略者的丧钟。“和平的含义就包含了斗争、胜利、控诉和铭记。遗忘不属于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者,铭记为了正义和子孙万代的幸福。”

“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现身南京地铁站点,市民书写祈福和平。 记者 宋平 摄 视觉江苏供图

 

六版《和平宣言》

向世界发出光明呼唤

  “从2002年开始,每年12月13日的公祭活动,都会有一位市民代表诵读《和平宣言》。”冯亦同介绍,“当时的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告诉我,世界上经受过二战灾难的城市都有《和平宣言》,南京作为历史灾难的发生地,也应该有自己的《和平宣言》。”2002年,冯亦同创作了第一版《南京和平宣言》;此后,他又于2003年至2005年,以及2007年,先后再次创作了四版《南京和平宣言》,并曾在纪念馆的和平广场公开展览。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时已经72岁的冯亦同再次受邀,创作一篇四百字之内的《和平宣言》。

  “对我这样一个写作者来说,前面已经写过五次和平宣言,感觉有一点江郎才尽了,很难再有变化。我写第一稿时,才60岁出头,那时才思、情感都很充沛。而2014年,我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退休多年,能不能写好,心里挺打鼓。”冯亦同坦言,自己当时接到重任心情有些忐忑,但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南京这座城市做点事,贡献自己的文化力量。

  冯亦同曾多次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寻找创作灵感,当他看到现场人山人海,人们自发地来到纪念馆参观,缅怀遇难同胞,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感动。“我当时感觉,这就是‘和平宣言’,是观众写成的、缅怀遇难同胞、声讨侵略者的‘和平宣言’。”冯亦同决定,不同于以往的散文形式,要采用诗经体的句式来表达《和平宣言》。“质朴、简洁、古雅、凝重的语言,既能彰显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特色,也契合国家公祭仪式这样庄重的场合。”

  回到家中,冯亦同一气呵成写下了《和平宣言》初稿,分为“忆城史 记国殇”“思教训 图振兴”“祈和平 创未来”三个篇章。其中,冯亦同从《礼记》《周易》中分别选取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地之大德曰生”两句经典为主干,创作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十六字,这也是冯亦同创作《和平宣言》的重要主旨,意为“追求世界大同,祈愿和平,珍重生命”。

  “因为国家公祭仪式太隆重,在那样的场合,面向全世界,朗诵《和平宣言》,每一个文字都很重要,因此要反复推敲。有一段时间甚至缩到100多字,后来读起来,文字显得太苍白,又改回来一些。”冯亦同的初稿提交后,又经过了五次修改,最终定稿240字《和平宣言》。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77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现场集体朗诵《和平宣言》。冯亦同全程观看了现场直播,为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打动。“孩子们和我心意相通,表达了我对和平的呼唤。尤其最后几句话反复吟诵三遍,‘继往开来,永志不忘!继往开来,永志不忘!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意味深长,给人极大的回旋空间。”

  “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一种全人类的意识,全球化的意识。”撰写过多次《和平宣言》,冯亦同对“和平”两字深有感悟。他认为全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和平事业,追求公平正义,打造温暖、光明、和平的幸福世界。“也希望年轻人能把《和平宣言》作为钟声传递下去,作为火炬传递下去,做有肝胆的人!面对全世界发出和平之声,这是每个热血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标签:和平宣言;公祭仪式;南京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