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陵千载人文“动”起来
——“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评审现场侧记
2022-12-08 22:58:00  作者:姬传涛 钱月明  
1
听新闻


让金陵千载人文“动”起来

——“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评审现场侧记

  12月3日,冬雨裹着北风从天而降,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408会议室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南时报社等多家单位的专家评委们,正在对“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的楹联投稿作品进行现场评审。

  由江南时报社、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苏省书法院、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自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到海内外10632副投稿楹联。

  从楹联专家到业余爱好者,从高龄老人到青涩少年,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参赛者们都被这一场全国性的文化盛宴吸引,围绕“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地铁各展文采,让传统文化与美好祝福伴随着快速行驶的轨道交通传播到四面八方。

南京地铁10号线书法专列示意图


逐一审阅 “好”联要有严标准

  “莫愁湖站的这副对联生动鲜活、平仄工整,让人一下就感受到活力四射的金陵古城,格局豁然开阔。”

  “我个人挺喜欢油坊桥站投稿中的5530号。上联很精彩,介绍了油坊桥地名,‘榨’字形象生动;下联则点题地铁,时空画面感十足,很有意境。”

  “这副对联末尾嵌入了‘鼓’‘楼’二字,体现新年踔厉奋发的精气神。用字精练,可惜联内具体形象不多,内容整体还是太宽泛了,缺少一些回味感。”

  ……

  大屏幕上,楹联作品按站点主题有序分类,每个站点下都收纳了一长串的投稿作品;笔落纸间,评委们正低头对照手头厚厚的楹联合集,从中精挑细选出韵律美、文词美、意境美的优秀作品。

  “虎步生风,行稳中华道路;兔毫扛鼎,写成大地文章。请各位老师投票。”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朗读完,几位评委思索了片刻,纷纷举手示意通过。“地铁春联作品须贴合所选站点的区域、文化、历史特点,同时符合联律要求。全联字数原则上不超过32个字。”按照评审原则,评委们对楹联逐一审阅,严把关卡。

  一副好楹联,不能只满足于达到评审基本要求,更要实现从“合格”到“优秀”的跨越。那么怎样的楹联才可以称得上一个“好”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本次活动评委钟振振介绍,从技术层面上看,对联创作首要的是讲究格律,对仗工整;其次是主旨要有亮点和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是对联中要创作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而非依赖抽象概念,这样才能令读者印象深刻。“我们要严格把关,确保好中选优,让真正的好楹联脱颖而出。”

  为大家朗读精选楹联,几个小时下来,魏艳鸣的嗓音有些沙哑,兴致却依旧高昂。有着“江南才女”美誉的她,多年来精耕于楹联创作领域,对金陵文化也十分熟悉。“不少投稿作品巧妙融入了车站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比如说刚才读到的三山街站,‘三山二水何妨,十雨五风无碍’‘灯影映秦淮,墙画如年画’……一连好几条写得都不错,令人眼前一亮。”

  三山街、鸡鸣寺、玄武门、莫愁湖……这些历史悠久、沉淀深厚的金陵文化名片,在楹联创作者们的生花妙笔下绽放出新的璀璨光华。

专家们全神贯注评联中


满腔热诚 一“字”之考蕴匠心

  经过几轮投票筛选,近60条楹联作品进入“决赛”终审阶段。评委们围坐成一圈,从结构、韵律、修辞、立意等众多角度各抒己见,为了选出一副好联,时常会争论、探讨、商量约20分钟,现场的气氛也愈发热烈起来。

  “古鸡鸣寺,把六代山光,一声唤醒;澄空兔起,带九重春色,万里蹦来。”这副对联引发了评委们的热议。“下联的‘蹦’字,极其形象灵动,写得十分可爱。”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黄建伟笑着点评道,“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面向的是广大市民,楹联内容要通俗、要接地气,传播喜庆的节日氛围,“最好让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懂。”

  “不过,上联中的‘唤’字更偏书面语,与‘蹦’字对应起来并不完全贴切。”钟振振提议,如果把“唤”字改成“叫”字,一字之变,整个联便显得更接地气更生动。

  “春潮驶出南京站,活力拉开中国年。‘春潮’对‘活力’,从词性上看稍有些不工整。”“我倒觉得,不能因为过度要求工对,就必须讲究格式上四平八稳,却没有内容亮点。”对于这副南京站的对联,魏艳鸣提出了不同看法,只要作品立意高远、贴近生活,能反映时代特征,不一定非要过于苛求格式。

  “这点我同意。此联用词通俗、意境很好,虽然对仗上有一些瑕疵,但读起来非常有气势,朗朗上口,我个人很喜欢。”黄建伟表示赞同。此后这副对联又经过几轮磋商,最终成功晋级优秀奖。

  “地铁连高铁,从南京南,向远方远;芳春接锦春,如画中画,映天外天。”这条南京南站的投稿作品在前期得到了评委们的“高票”青睐,然而在终审过程中,却引发了众家“争鸣”:“‘芳春’和‘锦春’,都是赞美春天的近义词,以春天接春天,是否有些重复?”“今春接明春,年年岁岁春不同,我觉得没有问题。”……评委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将这条楹联评为三等奖。像这样的“一字之争”“一词之论”,在整个评审环节上演了多次,背后折射出专家评委们字字斟酌、求真务实的严谨精神。

 

  脱颖而出 崭新气象暖新春

  天色渐晚,经过评委们近十个小时的评选,本次楹联征集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副,二等奖作品3副,三等奖作品15副,优秀奖作品30副,入围奖若干。看着屏幕上整理出来的评奖名单,评委们一扫一天的劳累,个个面露欣喜。

  “武定久安,三山推倒通衢出;文兴长乐,一闸放开甜水来。”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楹联研究会驻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袁裕陵对这副获评一等奖作品赞不绝口。“联中提到了武定门、三山街、长乐路等著名地标,引用了武定门节制闸的典故,还点明了南京作为吴地通衢的重要性,说明作者对南京文化有着相当深刻的了解。”

  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表示,这副楹联不仅仅体现了武定门站的文化底蕴,“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光辉之路。”

  另一条获评一等奖作品——“江山就是人民,旗随马啸更千里;幸福来于奋斗,车趁鸡鸣第一班。”也令评委们爱不释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周游表示:“这副楹联化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在新春佳节,希望能通过它展现新气象、弘扬春精神,让正能量深入人心。”

  评奖作品中,有不少楹联紧扣南京地铁站的“特色站名”和“文化艺术墙”来写作,同样令评委们印象深刻。“大爱载途,童心谱作星星曲;真情满座,糖果甜如暖暖春。”珠江路地铁站是南京地铁的第一个特色车站,“这个站名起源于前来地铁站隔壁——南京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们,地铁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糖果,祝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管云林介绍了这副对联背后的暖心故事,“这副对联紧扣站名,抒发关爱之意,地铁并非冷冰冰的交通工具,也可以饱含暖意。”

  “元夜彩灯,千家都捧汤圆碗;通宵明烛,两岸相望月满楼。”在南京地铁元通站,有一面刻画着可口汤圆、莲花彩灯、生肖合舞的艺术墙。“本联结合了艺术墙来写作,看来也是一位熟悉南京地铁的楹联爱好者呀!”钟振振不禁拍手赞叹道,“本次活动正好是从元旦持续到元宵,不仅主题契合,时间线也考虑周到。‘两岸相望月满楼’,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团圆之际,寄托了两岸人民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情思,足见作者匠心。”

  两行轨道,两行文字,让春联跑起来;11条线路,50个站点,让喜悦传开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开了个好头。”钟振振表示,作为党的二十大后南京市首次创新型文化活动,本次活动巧妙地将书法、楹联、地铁等元素有机结合,“覆盖线路站点之广,面向海内外征集楹联规模之大,征集到的作品质量和数量之高,可谓全国首创,真正让金陵千载人文‘动’起来。”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见习记者 钱月明)


扫一扫

 

观看评联现场花絮

标签:楹联;南京地铁;作品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