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6人当选2021年两院院士
在苏两院院士118人,为全国省份中最多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江苏共16人当选。
149位两院院士
平均年龄超57岁
在新当选的6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4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其中女性科学家5人。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
在新当选的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工程管理学部7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8岁,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69岁,60岁(含)以下的占75%,其中女性科学家6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攻关、坚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边远地区的杰出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此外,2021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0人。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860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11人。
江苏新增16位两院院士
院士总数居全国首位
江苏共16人当选,其中,南京14人当选,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总体来看,目前在苏院士共1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4人,为全国省份最多。
江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南京大学马余强(软物质物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天体物理)、苏州大学迟力峰(物理化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介入放射学)、南京大学谈哲敏(气象学)、南京理工大学陈光(金属材料加工工程)、东南大学顾宁(纳米医学材料)。
江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南京理工大学付梦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蓝羽石(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东南大学刘加平(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亚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河海大学唐洪武(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农业学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肖伟(医药卫生学部)。
谈哲敏是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也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大气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与大气可预报性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台风动力学和灾害性预测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在天气动力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为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研究的国际地位、推动灾害性天气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唐洪武出生于1966年,现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平原水动力学与河湖治理工程研究及实践,在平原弱动力区多尺度水动力重构的理论方法、工程技术体系和多目标水力调控平台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成果成功应用于长三角、淮河、珠三角、鄱阳湖等平原地区150多项重大河湖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运行。
此外,也有一些外省院士与江苏结下深厚情谊。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宝年,1982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原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并开启学术研究的步伐;同样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劲松,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细胞重编程与胚胎发育方向的研究。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