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试水长期护理险
全国试点城市扩大到49个,稳定筹资运行受关注
2021-11-09 22:0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海燕  
1
听新闻


全国试点城市扩大到49个,稳定筹资运行受关注

江苏多地试水长期护理险

  江苏有1850.5万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达21.84%,其中失能失智的老人高达130多万。随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如何护理成为老人家属面临的一大难题。记者了解到,南京于7月1日起启动“失能人员照护保险”服务。至此,江苏已有南京、苏州、南通等八市进入长期护理险“时刻”。

让失能、半失能人群更有保障

  南京实施长护险近半年,投保人得到了哪些保障?实际推行中,又遭遇了哪些难题?

  家住南京瑞金北村的姚奶奶脑卒中重度昏迷,已失能8年之久,是南京失能保险的首批获益者。专业护理人员每天定时上门,为老人提供洗手、擦身、换衣服以及按摩等专业照护服务。姚奶奶的女儿说,自母亲卧床后,她和丈夫便时刻陪伴床前,日常照护几乎占据了夫妻俩所有的退休生活。看着护理人员的细心照料,女儿欣慰地说:“我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感谢政府出台这个好政策。”

  据了解,南京市失能保险基金由个人缴纳、财政补助、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入三部分组成。60周岁(含)以上参保人员,筹资标准为每年100元/人,其中每年个人缴费40元、财政补助20元、医保统筹基金划拨40元;60周岁以下人员,筹资标准为每年60元/人,每年个人缴费20元、财政补助10元、医保统筹基金划拨30元。学生儿童、大学生个人暂时不缴费。鼓励企业、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扶持或捐助。

  为满足各类失能人员的需求,南京失能照护服务设定两类:一类是失能人员入住机构接受照护服务;另一类是失能人员居家接受照护服务机构上门提供照护服务。失能人员可享受到每月1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的护理保险报销待遇。

  70多岁的刘大爷,目前在南京市安康通颐养中心接受照护。刘大爷没有子嗣,患有脊柱侧弯,每月退休金3500元,但颐养中心的护理费用每月就需要6000多元。“不足部分都是兄弟姐妹们凑的,政府推行的失能保险政策每月可以给弟弟补助1800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视觉中国供图

 

全国49个城市试点多方筹资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49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制度,谁能参加、缴费多少、是否能稳定筹资运行等基本问题受到人们关注。

  根据目前试点情况,各地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险种进行筹资,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起步,筹资从其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出,并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向长期护理机构购买专业服务。

  南通市作为最早试点城市,长护险已基本覆盖了全市700多万参保人员,其中4万多名中度或重度失能以及失智人员已开始享受长护险的保障。南通市长护险的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

  南通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顾忠贤介绍,个人每年只需缴纳30元,医保基金补贴30元,另外财政补助40元。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之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才能更好地落实和推进,群众才能得到更加长期而稳定的保障。

长期护理服务亟待培育

  从试点情况看,长护险可以减少家庭、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的负担,不过在试点过程中,不少地方也存在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机构比较少,相关市场亟待培育和发展的情况。同时,市场准入、退出标准以及考核指标等,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会同民政部办公厅出台《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符合该标准的参保人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各试点城市也给出相对应保障措施。

  数据显示,面对日益增加的护理需求,2020年,长护险定点的护理服务机构已有4845个,服务人员已达19.1万人。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机构较少的情况。同时,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及考核指标等,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业内人士表示,筹到钱却买不到合适的服务,目前,长期照护这一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要通过购买服务,引导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行业的发展。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燕)

标签:护理;服务;南京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