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复业、餐厅可堂食、地铁全线运营……
南京全域低风险后重现烟火气
江南时报讯(记者 康旭阳)8月19日起,江宁区禄口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该街道将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至此,南京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南京全域低风险后,商场恢复疫情前的营业时间,停运的部分地铁和公交车线路也逐步恢复正常,大街小巷又有了往日的烟火气。
商场恢复营业时间
餐饮店设置隔离空台
8月20日,江宁金鹰、景枫KINGMO、太阳城等商场重新开放,除了儿童乐园、健身场所、KTV等场所外,服装店、餐饮店都开始正常营业。21日,位于秣周东路的砂之船也恢复了营业。记者了解到,各家商场要求员工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店铺、卫生间、电梯、停车场等区域每天定时消毒。
21日中午11点多,在景枫门口记者看到,顾客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出示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工作后,有序进入商场。餐饮店实行间隔就坐,陆陆续续有人来用餐,但和疫情之前相比,客流量不算大,不用叫号排队。
市区众多商场虽在疫情期间没有停业,但在南京全域低风险后恢复了正常营业时间,并开放了堂食。
“恢复营业时间10:00—22:00”22日,华采天地门口张贴着恢复营业时间的通知。商场内,每家餐饮店门口均张贴着员工健康监测登记表,摆放着测温仪、免洗消毒液、顾客信息登记表等物品,进店堂食需查验健康码、测温、登记信息,餐厅内每隔一桌就放着一个“隔离空台”的牌子。“自恢复堂食以来,店内严格控制人流量,一桌隔一桌进行间隔用餐,同时提倡顾客外卖、打包代替堂食。目前店内客流量不到疫情前的一半。”必胜客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短暂停运半个月后
地铁江宁段再现早高峰
8月20日,南京地铁1号线、3号线恢复全线运营。1号线双龙大道站至中国药科大学站、3号线宏运大道站至秣周东路站短暂停运17天后,重新迎来客流。
开站前一晚,地铁小行车辆基地组织人员对1号线进行消杀。“车厢里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要消杀一遍,让乘客坐着放心。”地铁保洁主管赵维生介绍,1号线列车有6节车厢,消杀一遍需要七八十分钟,列车与乘客接触较多的地方,比如拉手、横杆、空调出风口等是重点消杀位置,每台列车消杀完都会更新消杀日期。
23日早上8点,市民陈宁从南京地铁1号线百家湖站进站乘车,打开苏康码、测温、安检等一系列流程结束后,她坐上了开往安德门方向的列车。“半个月没坐地铁上班了,久违的江宁早高峰又回来了,还是熟悉的感觉!”陈宁告诉记者,自己住在百家湖,在新城科技园工作,平日里都是坐1号线到安德门,再换乘10号线到中胜站,一个小时左右能到公司。自1号线双龙大道站至中国药科大学站停运以来,每天只能打车上班。
“虽然还是那个熟悉的早高峰,但不同的是大家乘车更有秩序了,安检口多了不少工作人员引导和提醒,乘客们也都自觉佩戴口罩、保持距离。”陈宁说。
据悉,恢复运营第一天,百家湖站早高峰的客流量达2000多人。
与此同时,江宁部分公交线路也恢复运营,公交车坚持一趟一消杀,并安排有专门的督察人员在线路上进行巡查。南京公交集团还将在全市5000辆运营公交车上,陆续安装无接触式的车载测温仪,为乘客安全乘车筑牢屏障。
禄口民生保障场所陆续复业
过渡期内继续落实全员保供模式
8月20日,禄口街道苏星猫超市永欣新寓店在完成内部消杀、环境采样等工作后,正式开门营业。超市门口,有工作人员检查苏康码、测量体温,并对顾客进行信息登记,同时引导市民不聚集、不拥挤,错峰采购,自觉遵守“一米线”。
“我们进行了预案,如果收银通道排队5人以上,就立即在大门口进行分流。超市内部有5000平方米,在保证防控到位的情况下,一次可容纳20到30个人进来购物。”苏星猫超市经理张鹏介绍。
记者了解到,风险等级降低后,禄口街道延续严格防控态势,严格执行“只进不出、禁止聚集”,在7天过渡期内继续落实好全员保供的模式。目前禄口集镇2家超市和1家药店、铜山集镇1家超市和1家药店,作为定点采购点已经开放,面向志愿者为居民代购物资。7天过渡期结束后,禄口街道还将有序展开超市、农贸市场、银行、药店、理发店等必要民生保障场所复业,并积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测温、验码、1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控制餐饮等其他保障行业复业,届时提供外卖订餐、到店自取等服务,对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保障场所暂停复业。继续暂停KTV、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场所、棋牌室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