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六市人大会议隆重开幕 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成报告“关键词”
2021-01-19 21:1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衍晖 整理  
1
听新闻


江苏六市人大会议隆重开幕

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成报告“关键词”

  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 整理昨天,江苏六个城市人大会议隆重开幕,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成高频“关键词”。

苏州

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打造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19日下午,苏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苏州市市长李亚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迈上2万亿元的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万元和3.74万元,年均分别增长7.1%和7.9%。

  “十四五”时期是苏州启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关键五年。苏州将推动高质量经济迈出更大步伐、推动高品质生活实现更优提升、推动高颜值城市展现更美形态、推动高效能治理取得更新突破,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作为“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根据部署,苏州将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今年苏州将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聚焦科技创新,奋力激发内生增长动力;聚焦有效需求,全力促进经济稳健运行;聚焦数字经济,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改革开放,致力营造最优发展环境;聚焦功能优化,合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聚焦民生福祉,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聚焦风险防范,协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无锡

建设“四大名城” 实现两个翻番

  1月19日,无锡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无锡市市长杜小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无锡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2021年,无锡将在抢占创新驱动发展新赛道、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迈出融入新发展格局新步伐、谋求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提升美丽无锡建设新形象、绘就江南文化名城新画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样板、展现政府自身建设新作为等十个方面聚焦聚力,确保“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勇创全省“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南通

千亿级企业全面突破 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

  1月19日,南通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36.3亿元,增长4.7%,顺利迈入万亿元俱乐部行列。“十四五”期间,南通将奋力实现如下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及对全省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千亿级企业、国家级平台全面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地标产业水平国内领先,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美丽南通颜值更高。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国土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沿江、沿海、沿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经济带、城镇带和风光带。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江海南通的人文特色进一步彰显,美丽江苏南通样板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显著增强,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实力壮大。

  市域治理效能更高。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系统完备、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市域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南通市市长王晖说,南通将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长三角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大台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能力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初步建成,一个“强富美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通将崛起在东部沿海。

扬州

“好地方”如何好上加好? 奋力实现“五个更高”

  1月19日,扬州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扬州市市长张宝娟在大会上提出,奋进“十四五”,扬州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

  “十四五”时期,“好地方”如何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扬州将奋力实现“五个更高”:

  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大幅提升,具有扬州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基本构建。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幸福生活更高品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水平的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到202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美丽扬州更高颜值。生态产品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古城保护、老城更新与新城建设各具特色,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旅品牌和文化标识更加彰显。

  对外开放更高水平。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持续推进,承载能级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更高效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本质安全更加巩固。全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张宝娟表示,扬州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主要创新指标全面赶超省均水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强富美高”新扬州的现代化图景初步展现。

镇江

逆势跑出增长上扬线 力争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9日上午,镇江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作《政府工作报告》。

  徐曙海传达了“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速。

  “十四五”时期,镇江将着重抓好五个方面重点任务。紧扣“双循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在全省前列;紧扣“高质量”,在强化创新支撑、推动产业升级上取得新进展,力争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创新引领、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紧扣“高品质”,在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前提下推动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着力补好基本民生保障短板,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紧扣“高效能”,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化解重大风险上取得新进展。徐曙海表示,镇江的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水平将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紧扣“一体化”,在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发展布局,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

宿迁

加快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1月19日,宿迁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宿迁市代市长陈忠伟作《政府工作报告》。

  “十四五”时期,宿迁将加快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全国文明诚信高地,不断把“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推向前进。

  2021年,宿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同步,节能减排、大气、水环境质量、耕地保有量和粮食产量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将在九个方面“着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广泛激发活力动能;着力做大做强产业,持续提升经济实力;着力扩大内需市场,有效释放消费需求;着力增强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村;着力推动文化建设,用心营建精神家园;着力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厚植生态底色;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着力优化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安定和谐。

  

标签:发展;福祉;开幕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