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234平台,激发平安校园建设活力 ——扬中市教育系统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侧记
2020-07-21 18:39:00  作者:印斌 余长仁 耿晨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扬中精神,激发出教育活力,平安校园建设硕果满枝,通过构建1234平台,创成首批“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市”。

顶层设计,坚守一种文化

文化是内在精神力量。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校园安全工作已步入正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平安校园建设平台,走内涵式平安发展之路,扬中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外出观摩学习等基础上,首次将校园安全纳入文化建设范畴,率先提出“校园安全文化”理念,将“校园安全文化”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牛鼻子”进行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从校园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具体细化与量化,明晰出一条具有扬中教育特色的平安校园建设之路。

双轮驱动,夯实两项基础

硬件是安全建设根本。深入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完成消险面积26.57万平方米,校舍安全比例达85%以上,被省政府授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进集体”。积极开展“护校安园”活动,规范校园警务室、硬质防撞、禁鸣限速等标志建设,加高低矮围墙,配备了12件防范器械。强化护校(园)队、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按省定标准为校园配备了127名专职保安,持证上岗,健全“双重”管理机制,人均年服务费44700元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并进行第三方绩效评估。统一安装与公安“110”接警中心联网的紧急报警系统,幼儿园全部实施门禁管理系统,筹建了校园视频监控平台,实行专人动态管控,校园主要场所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

软件是安全建设关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依法完善了校园内保、封闭式管理、外出报批、特殊学生帮教、意外伤害预防、舆论管控以及危化物品、特种设备、特殊工种管理等20多项规章,奠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基础。先后印发《关于推行局机关及部分直属单位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的实施意见》、《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及事故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等文件,将校园安全纳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绩效考核中。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一案两库”应急建设,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四个方面,规范了56个校园应急预案供学校参考,变应急处置为安全预防。

有机融合,拓宽三条渠道

强化教育是最好防范。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积极向课程、实践、成效寻方觅径,创新摸索安全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校本化、校本教育实践化、实践教育素养化、素养教育辐射化“五化”融合性教育模式。积极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启动国家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建设,多个教育专题活动在全国县级单位排名在前。紧密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等,科学设置系列道具,围绕常识性、灵活性、协调性,开展合作型、力量型、耐力型、技巧型等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综合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投入300多万元,在扬中市第一中学建成800多平方米的生命安全体验馆,为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培训等提供理想场所。在推进共性教育同时,注重对特别学生、特殊学生、辍学学生的教育引导,严防校园欺凌等意外情况发生。

依法管理是必然要求。不断健全人员(车辆)进出校园登记、安全巡查、“零”距离交接、应急值守等管理。加强对管制刀具、个别人员、师生宿舍等排查,规范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等,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突出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疾病防控、防踩踏等重点区域的防控管理,铲除滋生事故的土壤。通过家校会、家长委员会、发放《告家长书》、校信通、家访等共建平台,畅通家校对学生管理交流渠道。积极探索与社区合作模式,将学校安全教育向社区教育阵地延伸,使学生在节假日可在社区得到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安全教育。

隐患查治是安全屏障。认真贯彻“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针对办学类型和施教环境,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等意见,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别从安全保障、消防安全、电器设备、饮食安全、建筑设施、危化物品、特种设备、交通安全、周边环境、教育管理等10类风险点梳理出422个安全风险源。印发了《深入推进扬中市教育系统“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采用试点推进方式,不断健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公示公告、安全检查、隐患治理、持续改进等环节。坚持隐患整治闭合管理,力求全人员、全时空、全覆盖。完善校园风险化解机制,在省校园方责任险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追加了学生的意外伤害险,通过购买服务对校园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与整改。先后对剧毒、失效和残余化学实验药品进行移交,协调部门定期对校园周边治安、交通、卫生、文化四大环境进行整治等。

激发活力,完善四项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抓培训。为有效解决“少知而迷,不知而愚,无知而乱”的问题,针对学校每年人事调整、机构变化和形势变迁、任务更新等,该市教师发展中心与市红十字会、卫生防疫部门等联手,定期对校级领导、班主任、新聘教师等群体进行安全培训、考核,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技能。通过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选派84人参加了成都、镇江两期应急演练实操培训,合格率达100%,壮大了应急演练组织力量。经常邀请全国知名安全专家来扬进行安全法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集体教育培训,选送专业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消防管理、特殊工种、应急救护、校园方责任险培训等。

坚持目标导向抓活动。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发展规划,拟制年度计划,设定2—3个具体目标,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化意识、规范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针对性活动。为增强校级领导对安全知识学习的自觉性,扩大安全工作视野,组织开展全市分管校(园)长安全工作答辩会,涉及校园安全的全部内容,反响强烈,影响深远。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在1所农村小学设立主会场,大市相关学校共15000余名师生参加了应急疏散演练,全市分管校(园)长进行全程观摩。

坚持发展导向抓创新。率先规范校园警务室建设,统一了校园各项检查、巡查登记,严格了特异体质、特殊疾病、心理异常等特殊学生的帮教措施等。广泛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深入推进校园“安全智能化”建设,在市一中、三环幼儿园、外国语小学、明珠幼儿园进行试点,目前人脸识别、闸机等硬件设施已经全部到位,下一步将试点学校信号接入教师发展中心指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坚持效果导向抓宣传。把宣传工作纳入绩效管理考核,通过自上而下完善宣传组织网络,加大保障投入,加强队伍培训,细化工作职责,增强驾驭宣教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会议、文件、简报等传统宣传方式,在教育信息网上增设安全法治专栏,通过“两微一端”传播安全信息。加大校园安全工作调研、交流,创新思考宣传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浅析校园封闭式管理路径》等近百篇安全法治文章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安全宣传氛围正在浓厚。

印斌 余长仁 耿晨

标签:文化;设计;坚守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