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安全”地踏上科学探究之旅
2020-07-21 18:37:00  作者:扬中市实验小学 方勇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老师,温度计破了。”“他还差点戳了我的手。”在一节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小学科学课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无底板的红水温度计,尽管在课程开始前,已经向学生说明了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一个学生还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弄破了,慌乱之余温度计破损的玻璃泡差点划伤同桌的手。

科学课倡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测量、科学考察中让学生明白科学原理,真正动手动脑学科学。但由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自控能力、操作能力较弱,活动中的安全管理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教学设计的安全意识。备课时,首先,要思考实验用的材料是否安全,实验步骤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方法是否得当,有哪些注意事项。要本着科学适用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实验探究精选有结构的材料。比如在研究金属容易导热时,好些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发现金属传热快,采用了温度很高的热水,学生用手摸金属时,不小心将水杯打翻,容易被烫伤,如果我们选用40-50度的热水,也能很好地让学生发现金属导热性能优于塑料、木头,即使水杯被打翻,也不会带来烫伤的安全隐患。其次,课前的准备、课后的延伸是否存在危险和意外。例如在调查水污染实践中,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外出的交通安全,采取水样的安全等等。教学时也可以将学生分组,邀请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做好安全防范。第三,对操作不当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充分的预估。如果我们让学生使用无底板温度计测气温,就要考虑破损的风险,采用平板温度计则会更安全。

学生操作的安全意识。应当在课前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定,实验时要清楚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例如,在一堂认识液体的教学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水、牛奶、可乐等液体,当老师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特征,分辨是什么液体时,有小组举手告知,桌上的液体已经被喝掉了。

实验室的物体是不能随便尝的,即使将材料分好,实验时再发放,也不能杜绝实验液体被喝掉的现象,因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违反实验规定带来的危险后果。针对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可通过辨识错误操作图片、说明判断依据,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

实验操作的安全防范。一方面要规范实验指导。实验探究前,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从器材的摆放,小组的分工合作,整个过程都应清晰明了。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有足够的估计,充分考虑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使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实验过程。老师要留意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或违规操作及时制止,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扬中市实验小学 方勇

标签:学生;温度计;老师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