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为更好地向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知识教育服务,盐城市博物馆围绕文博相关主题,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开设《博物馆公开课》。
7月23日下午,结合展览《见相非相——犍陀罗造像艺术展》特别举办的第九期《博物馆公开课》在市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名誉馆长、高级文博专家王兴平为大家带来了以《丝路佛影——犍陀罗艺术与中印佛教造像》为主题的讲座。
犍陀罗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核心面积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却是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和佛教世界的信仰中心之一。由于多种文明长期在犍陀罗地区交汇融合,犍陀罗艺术混合了希腊、罗马、波斯以及印度多元艺术表现技巧,极具立体感和写实性。本次公开课结合早期佛教艺术发展实例,通过大量图片和学术界相关研究心得,以“丝路佛影”为总主题,从“犍陀罗历史地理”、“犍陀罗艺术风貌”、“犍陀罗艺术传播”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述,详实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聆听。
讲座结束后,王兴平老师带领现场观众参观了博物馆特展厅正在展出的《见相非相——犍陀罗造像艺术展》。本次展览精选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和南京美美艺术馆馆藏的27件/套艺术珍品,其展品反映了犍陀罗造像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题材,呈现犍陀罗造像之美,多元文明之璀璨,为观众带来庄严、祥和、沉静的佛像艺术和文化体验。
(席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