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仪征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扎根当地、服务当地,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以“五个聚焦”“五大工程”来扛起“三大使命任务”,瞄准“七大战略目标”,推动四方面业务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聚焦支农支小,打造“大零售”工程
以“农”为本,坚定做小做散、支农支小,做强做优全力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银行。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以阳光信贷、整村授信为抓手,以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为亮点,以增量拓面考核为驱动,全面融入基层网格治理体系。
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强做优始终伴随中小微企业成长的伙伴银行。加大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涉农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加大对产业链龙头企业投放力度,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支持规模,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占比,与实体企业结伴同行、共同成长。
“优”服务,持续打造“真心金融”金字招牌,做强做优高效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百姓银行。推动“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融合,统筹做好城镇农村“两个区域”,平衡好线上线下“两条战线”,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整合金融、电商、社区、政务等社会功能,提高服务点金融服务效率,使服务更接地气、更有影响力。
聚焦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工程
强化数字价值。充分挖掘利用海量存贷、电银等客户数据价值,建立多个维度的行为标签,分析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实现低端客户的唤醒盘活、中端客户的贡献度提升和高端客户的定制关怀,以数字化工具破解获客难、留客难和收益低等问题。
加快科技赋能。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再造,加快自主研发步伐,深耕本行“大运营平台”、开发自动化绩效考核系统、建立报表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全过程营销管理。
加强系统支撑。建设完善薪酬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等,深化运用管理会计、资产负债、全面预算、产品定价等财务精细化管理工具,为降本增效贡献数字能力。
聚焦提质增效,打造“精细化”工程
统筹好存贷款“质”的稳定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内在联系,以增户扩面、提质增效为目标优化贷款结构,精准定位涉农、小微等目标客群,实现补位发展、错位竞争;以稳定来源、控制成本为目标优化存款结构,破解三年以上定期存款结构调整难题,为经济效益提升释放更多成本空间。
科学精准优化绩效工资和营销费用配置导向,直达一线营销主体,充分调动客户经理和广大柜员在资产、负债两端的营销积极性。
构建业财融合机制,秉承价值创造发展理念,统筹平衡规模、速度、结构、风险、效益的内在关系。
聚焦风险防控,打造“防火墙”工程
在风险防控上加大力度,积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扎实推进信贷基础管理、不良贷款综合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等三项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在内控合规上加紧进度,聚焦内控、合规、案防中暴露出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下狠功夫补短板、强弱项,做到一道防线筑牢基础、二道防线管理有效、三道防线监督有力。
在安全管理上加快速度,以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和智慧消防系统为抓手,加快完成安防消防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和集成联动,加快实现安防消防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的智能管控、分析、预警和处置,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聚焦人才强行,打造“专业化”工程
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将选好干部、聚好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强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构建人才发展通道,促进员工在不同岗位、不同条线间横向纵向流动,建立各类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晋升机制和退出机制。
关注年轻干部锻炼成材,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拓宽年轻干部培养渠道,着重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培养、锻炼和使用年轻干部。常态化开展公开竞聘,完善公开竞聘方案,树立公正严明导向。
不断完善内部培训体系,对新员工、新转岗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建立固定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形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的知识传承机制,推动培训内容与业务更好融合。
(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