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深耕为民服务 “渔邻为善”探索社区治理
2022-12-07 18: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朱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社区党组织离群众最近,当好群众主心骨和贴心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渔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耕为民服务,立足民生,从“小事”着眼,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切实让居民共享社区治理成果。

  以人为本,量体裁衣,探索分层分类服务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等特点,为使公共服务更多、更好地惠及不同居民群体,淞渔社区党总支以社区党建品牌“渔邻为善”为引领,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过程、完善服务体系,探索分层分类服务,加强服务供给针对性,匹配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享亲子浓情,弘扬优良家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亲子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对其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淞渔社区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把服务内容与家庭实际相结合,面向小区家长与幼儿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安全宣讲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弘扬优良家风。

  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新人。2011年7月,淞渔社区党总支以双职工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为依托,联合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原园区第八中学)组建成立“阳光驿站”暑期爱心帮教团队,吸纳初中退休教师22名。2018年9月,淞渔社区党总支继续延伸“阳光驿站”服务触角,联合苏州大学淑德基金会成立“周六一对一”常态化帮教团队,吸引了81名大学生志愿者自愿加入。“阳光驿站”课程设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贯穿始终,将青少年自学、自律、自习、自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活动,推动家校社教育一体化运行。12年来,“阳光驿站”开展活动180多场,服务初中学生600多名,受到学校和居民的广泛赞誉,获评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尊老敬老助老,营造爱老氛围。淞渔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阵地优势,延伸服务平台,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党建+爱老”新路径,打造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大厅等共享空间,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心理疏导等多元服务,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依的健康养老目标。

  自治共享,德治涵养,构建现代治理格局

  自治共享,激发邻里活力。楼道是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是邻里之间情感交流的平台,淞渔社区党总支以楼道微自治项目为切入点,以提高居民自治能力为目标,探索“共同倡议、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分享”的“五共”自治模式,“全民参与”打好“乡情牌”,打造有形有韵美丽楼道,丰富居民联谊活动。淞泽家园九区共有150个楼道的居民广泛参与“文明楼道”建设,其中,已有25个楼道完成“文明示范楼道”建设。传承渔耕文化的“水乡居”,以美为家、以家为美的“沁芳楼”,温馨和睦、喜乐安康的“馨宁楼”……展现出淞渔社区楼道的多样“打开方式”,凝聚着“同一屋檐下”的智慧与力量,彰显社区和谐文明新风尚,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与时偕行,服务便民,心系百姓安危冷暖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淞渔社区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抓落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可见、可感,可知、可信。

  “网格化+微信群”,强化软件,实现服务零距离。五年来,淞渔社区组建“渔邻为善”“自渔自乐”等社区网格微信群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采取“扁平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信息化运行”模式,邀请社区条线、物业公司、社区民警、援助律师共同打开更快捷、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理路径,为动迁居民、购房居民和租住居民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专业服务,真正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微空间+大幸福”,完善硬件,推动需求真落实。淞渔社区党总支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居民的“关心事”列入社区“微实事”清单,专注群众“小心愿”,推动服务“大升级”。楼道口便民服务栏是社区发布各种信息的重要平台,是展示社区风采的主要窗口,是社区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新风景。党建知识、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宣传、政策宣传、综治维稳、民族团结教育、健康教育、计生文化……一张张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宣传页,把最新政策送到百姓家门口,引领着居民传播文明正能量。

  社区着力推进“初心为民心百凳为百姓”实事项目,两批次共220张户外“便民暖心凳”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一张“暖心凳”,楼栋邻里间,聊出邻里情,话出邻里爱,不仅丰富了社区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社区建设、人文服务、老年人融入社会、居民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原本混乱的泥草地,经过场地清理、地面铺装、休息座椅安装,摇身一变,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淞渔社区23幢与35幢之间的“口袋公园”是社区建设的点睛之笔,淞渔社区聚焦群众就近休闲娱乐需求,把小区“边角料”变成居民的诗和远方,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小憩、锻炼、与人交流的好去处,利用“微空间”,兜起居民“大幸福”,实现社区党建与为民服务发展高度融合。

  淞渔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与民一体、与民共情,努力弘扬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把“人民至上”的永恒答卷书写在未来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通讯员 朱琳

标签:社区;居民;淞渔社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