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扛起县域示范重任的昆山再迎文化盛事。8月5日,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闻发布会在江苏昆山召开。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单杰致欢迎辞,江苏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胜梅发布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要内容和筹备情况,文旅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介绍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特色亮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官天涛主持会议。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三大主体活动,五项延伸活动。三大主体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培训。五项延伸活动包括推出“数字直播”和“百戏数字艺术品”,开展“看百戏、游江苏”系列活动,举行昆曲主题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昆山咖啡戏剧周,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百戏盛典计划于8月13日在昆山开幕,至8月23日举办线下主体活动,线上展演和其他延伸活动持续至10月上旬。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计划线下演出7场大戏,3场折子戏组台,其余在线上展播,共演出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台。
“本次活动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优秀成果和戏曲人才奋发有为的蓬勃风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致辞表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本届活动聚焦人才培养,展现领军人才、表演英才当代新气象。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其中,“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于2021年、2022年评选出共计54名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平均年龄42岁,分布生旦净丑各行当,涵盖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河北梆子、秦腔、粤剧、漫瀚剧、新疆曲子剧、赣南采茶戏等30个剧种。
今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为这批演员举办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促进不同剧种交流互鉴,激励各路领军人才成长壮大。同时,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还将举办“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传习班,组织全国仅有一个国办团体的剧种主要演员来昆山参加培训。2022年举办第一批培训班,拟组织约60人参加培训;2023年举办第二批培训班,为戏曲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持续发力。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演出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台,其中既有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豫剧《朝阳沟》、蒲剧《中条山上党旗红》、平弦戏《绣河湟》、壮剧《黄文秀》等现代戏,又有昆剧《占花魁·湖楼》、京剧《凤还巢》《春闺梦》、汉剧《宇宙锋》、黄梅戏《罗帕记》等经典传统戏,还有越剧《陆游与唐琬》、漫瀚剧《一代萧后》等新编历史剧,经典传统剧目和优秀新创剧目交相辉映,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古代题材各放异彩,流派纷呈,文武兼备,充分彰显了中国戏曲的丰厚底蕴、优秀传统和创新创造活力。
本次活动以演出为核心,联动开展系列主题推广活动。举办“水韵江苏,戏曲之旅”主题游线启动仪式,推出4条昆山主题游线路,组织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重阳曲会、咖啡戏剧周等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线上开展“看百戏 游江苏”系列直播活动,推广系列短视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本次活动推出“数字直播”和“百戏数字艺术品”,在国内知名数字文旅消费平台首发百戏盛典数字艺术品,探索数字娱乐赋能传统戏曲。本届盛会利用“互联网+演艺”模式,搭建百戏盛典“云端剧场”矩阵,多层次、多侧面宣传推广本次活动和戏曲文化。积极探索海外媒体传播渠道,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也是县域发展龙头。2021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分别冲过万亿元和千亿美元大关,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自2018年开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昆山举办,先后组织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2种戏剧形态、408个剧目在昆山开展201场演出,共12000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2087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现场观众人数达11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5亿人次,新浪微博累计阅读量超7.2亿次,抖音播放量超4.2亿次。活动全程录播11000分钟,完成每场大戏折子戏初剪累计7000分钟;口述史采访350人,累计记录103T素材。举办80场特色戏曲文旅延伸活动,接收到各参演单位捐赠的代表性藏品4411余件(套)。百余位戏曲专家分12批观摩百戏盛典,发文100余篇、约20万字。 孟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