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风华正茂正当时,而立之年再出发
2022-05-26 17:03:00  作者:袁福荣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时光荏苒,今年正值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批30周年。5月26日上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国批3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昆山市委常委、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敏中在发布会上表示,面向未来,昆山开发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围绕“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效能治理,着力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拼出更多“首个”、闯出更多“第一”,为昆山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日报社副社长高坡,代表新华日报社通过视频就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批30周年系列动启动致辞。昆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方雪华,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副社长包闻军,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珊珊等部门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央广网、新华日报、江苏省广电总台、解放日报、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今日头条、抖音、中国江苏网、江南时报、苏州日报、苏州广电总台、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应邀参加。

  徐敏中在发布会上与媒体通报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昆山开发区国批30年光辉历程,既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诗,也是一曲豪情壮志的精神赞歌。30多年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靠着“唯实、扬长、奋斗”,“不等、不靠、不要”的自立自强精神,经历了探索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深化开放、转型创新五个发展阶段,数次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化危为机,从自费开发工业小区蝶变为现代化产业新城,累计引进欧美、日韩、港澳台等51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超265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43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250亿美元,注册内资企业数量超4万家,注册资金近2千亿元,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集聚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在商务部开展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昆山开发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风华正茂正当时,而立之年再出发。徐敏中表示,未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在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上开辟新天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主动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发展,结合昆山新一轮城市规划,高水平推进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昆山南站中央商务区建设、蓬朗老镇改造提升,聚力打造东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

  二是推进产业现代化,在打造数字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上闯出新蓝海。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紧扣“发展高质量”和“集聚新动能”两条工作主线,积极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全面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用足用好人才第一资源,瞄准“2+4+1”产业体系(包括2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创新集群;4条300亿级新赛道:新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集群;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高端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动能强劲的现代产业创新集群。

  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打造和谐幸福家园上树立新标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深入推进法治社会、信用社会建设,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和智慧社区建设,坚决守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四条底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更好维护群众切身权益,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珊珊介绍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批30周年系列活动内容。她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全面回顾国批30年来的光辉历程,在新起点上传承“昆山之路”精神再出发,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闯劲与拼劲、激情与斗志,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昆山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贡献更多力量,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系列活动时间跨度从3月至11月,由“1+4+1+1”系列活动组成,分别是:

  1个座谈会:“新时代昆山之路”座谈会。

  4个专场经济活动:而立再出发 奋进新时代开发区国批30周年暨重大项目签约、开工、开业活动;2022年两岸(昆山)产业合作论坛开发区分论坛;而立再出发 昆山开发区产业创新集群(人工智能)建设研讨会;慧聚广场宝岛又一村开街仪式。

  1场主题表彰大会:昆山开发区国批30周年主题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活动。

  1项提升工程:产城融合示范区核心区功能提升工程

  活动期间,将签约、开工、开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表彰一批对开发区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人物;邀请两岸企业家峰会生技小组相关负责人、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及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工业总会、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等嘉宾学者,围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范围的批复》要求,就生物技术和医美康养产业发展新机遇展开研讨;邀请院士、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专家教授,就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战略思考、AI赋能产业的战略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新基建等话题,展开对话与讨论;启动一批绿化景观提升及灯光亮化项目,开工一批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启动昆山开发区国批30周年若干大事网上投票评选等活动。

  同时,结合国批30周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策划系列活动。包括公开出版20万字的书籍《答卷——记昆山开发区国批30周年》,用一份昆山开发区的“时代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着眼国批三十年来开发区发展及群众生活变化,拍摄《而立有成》国批30周年主题宣传片。运用新媒体视角及平台,策划制作“我和开发区一起长大”、“请回答昆山开发区”、“我喜欢昆山开发区的N+1个理由”、“我与昆山开发区的那些事儿”等系列作品,邀请新老昆山人共同参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围绕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强调高效能治理主题领域,深挖经济强、科技先、城市新、社会和、生态美、民生福等6个方面,推出全媒体系列深度报道。

  此外,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携手昆山当代昆剧院锁定“昆山之路”创排昆剧现代戏,用经济反哺文艺、用精神激励奋进,用创新致敬经典,用实例坚定信心,在全区上下营造共庆三十年、迎接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发布会上,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别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开展融媒主题合作事项、昆山当代昆剧院创排原创现代昆剧合作事项进行签约。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服办、经促局、科技局、规建局回答了媒体相关提问。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4年自发开发,到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继而在1992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序列,成功跻身沿海城市“14+1”个国字号开发区行列,成为全国县(市)中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30多年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扩大开放、改革创新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先导,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特色的“昆山之路”,成为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成为全国经开区建设的样板和典范。 江南时报行走江南工作室 袁福荣

标签: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