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激发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生产力”
2021-11-04 10:1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昆轩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拿出手机扫一扫,回答几道法律小问题,只要成绩达标,便可领取法治主题的水杯、笔袋、手持小风扇等创意礼品。在昆山市科森科技公共法律服务站,这种新颖的互动普法方式吸引了众多员工前来“打卡”。

  昆山开发区司法办立足昆山开发区经济发达,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相结合,创新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强化社区矫正监管教育,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激发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生产力”,为昆山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律师驻点上门办案,跑出小区纠纷化解“加速度”

  逾期不交物业费,物业能否可以停水、停电?房屋渗漏,应该由谁解决?高空抛物伤人,损伤由谁赔偿?在昆山开发区兵希街道物业调解工作室,江苏震川律师事务所律师贺萍在笔记本上记录最多的就是这几类案例。

  物业纠纷,常常令居民甚感烦忧。针对近年来物业纠纷呈多发态势,昆山开发区精准破题,探索推动“倡基层法治新风,助物业纠纷化解”法治实事项目,依托区级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向辖区街道(办事处)派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并招募驻点律师,实现“零距离”解纷、“家门口”办案。

  目前,兵希街道物业调解工作室已试运行,搭建起业主与物业公司面对面沟通的新平台,将纠纷化解在小区围墙之内。为提高工作室运作实效,昆山开发区司法办积极组织辖区街道、社区物业管理条线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跑出小区纠纷化解“加速度”。

  与此同时,昆山开发区司法办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组织辖区8个社区开展《居民公约》修订活动,让更多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群众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此外,依托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各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在全区设立非诉服务窗口或平台,广泛宣传“苏解纷”线上矛盾申请处置程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手段,对矛盾纠纷进行引导、分流、化解。

  法律服务送进车间,“浸没式陪伴”护航营商环境

  3个厂区,2700多名员工,生产旺季还会招聘大量临时工人,曾经电话经常被打爆的昆山科森科技党支部副书记、工会副主席、人力资源中心组织发展部助理经理孙玲如今不用再慌了。

  科森科技是昆山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依托设置于企业的公共法律服务站,昆山市司法局和昆山开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邀请昆山市乐融融法律服务中心派驻专业律师进企值班,并一月一规划进行主题普法宣讲,及时化解员工法律疑难问题。

  作为昆山“七五”普法实地考核验收站点之一,科森科技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成为一体化公共法律综合服务平台,员工不仅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昆山市司法局还专门结合站点企业文化建设,在行政楼、食堂、宿舍、宣传栏等员工必经之处,配齐法治宣传物料,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真正让公共法律服务站成为企业身边的普法基地,通过“浸没式陪伴”,护航营商环境“优化之路”。

  结合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十进”活动,科森科技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民法典解读工程,分场景解读民法典中与群众尤其是企业员工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条内容,推动员工全面了解掌握民法典,自觉依法办事。截至目前,已在企业法律服务站点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6场次,内容涵盖婚姻家庭、合同、人身损害、物业等多个方面。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拓宽服务领域,当好司法惠民的贴心人,昆山开发区司法办还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宣传活动,并与劳动、民政等部门联动,重点做好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扶贫工作。今年以来,该区共受理法律援助初审180余件,成功为某动力电池研发及生产建设工程项目77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追回工资近80万,有效避免发生群体性不稳定因素,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及时出手听需解忧,筑牢“社区矫正”安心墙

  日前,昆山开发区司法办接到新入矫人员小李的求助,称其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当天中午走失,家人万分着急。接到求助后,昆山开发区司法办第一时间与属地派出所及社区取得联系,一直驱车进行沿路寻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最终在昆太路昆山与太仓的卡口附近找到小李的哥哥,并将其平安送回家。

  “我父母年纪大了,要不是你们帮忙及时找到哥哥,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非常感谢你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的她当即下定决心,一定好好配合社区矫正,争取早日真正回归社会。

  矫正一个人,幸福一家人。像这样通过及时出手解难,引导社区矫正人员悔过自新、回报社会的案例还有不少。昆山开发区司法办坚持宽严相济的理念,精准精细开展矫正工作,实现监管教育从严、关心帮扶到位,用真心、诚心、实心帮助每一位矫正对象,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今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司法办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29名,解除矫正人员138名。

  社区是群众的生活家园、心灵港湾。昆山开发区还深入辖区社区开展法治文艺巡演、法治讲座,拍摄法治微电影及法治微视频,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支持并参与法治建设。此外,先后创建开发区景枫法治公园、青阳港特色法治学校等法治文化阵地,推进各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并开展“法律知识线上答题抢红包”“法治微故事、书画、微视频征集”“青少年民法典书画比赛”等活动,提升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全面涵养“法治土壤”、广泛播撒“法律种子”,推动法律服务“产”出更多经济社会服务效能。昆轩

标签:律师;加速度;办案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