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探索与实践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五变”和课程创新
2021-11-01 19:07:00  作者:张心仪 李映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2021年秋季新学期,“双减”政策全面落地,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立足学校实际,从学科特点入手,转换思维,大胆创新,在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的同时,设计高质量作业,力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内化理解,在动手实践中融通知识,在迁移运用中发展能力。

  变“预习”为“独立学习”。一年级的识字卡基于对一单元内生字词语的巩固,是温故知新的一个良好方式,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变“预习”为“独立学习”。以第一单元识字为例,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们精心设计了自我写字评价、认识新笔画、易错字、按笔顺书写、词语积累这几个环节,使学生对单元内容先进行一个自我反思,从而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记录下来,达到反复记忆的效果。

  变“作业本”为“分享本”。古诗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古诗内容丰富精彩,春夏秋冬,写景、咏物、抒情等等,应有尽有。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并工整地抄写古诗,选择喜爱的古诗进行创作,把心中的故事画下来,设计一个封面,装订成一本本好看的古诗集。老师们积极探索更高效有趣的多学科融合作业形式,力求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写绘融合中求得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力促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快乐成长 。

  变“讲台”为“互动平台”。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开展树叶贴画活动,鼓励他们利用原有材料,发挥想象力,精心制作多彩多样的树叶贴画作品,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成果,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能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课后服务时间,科学老师组织学生一起重温神舟十三号“飞天”场面,大家一起倒数,现场掌声不断。少年强则国强,科学老师还鼓励学生通过制作航天模型、绘制手抄报、给航天英雄送祝福等形式,表达对航天英雄的敬仰之情。

  变“找答案”为“合作探究”。数学老师们精心设计了别有趣味的数学作业。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对数学的理解,实现数字与绘画的完美融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不同于以往单调地寻找答案,我们引导孩子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思考。

  变“学会”为“会学”。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基于低年级学生无书面作业的大前提,英语老师们精心思考,巧妙设计,从多角度出发,除了常规的听、读、背之外,还布置分层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孩子自己理清结构,学会学习。

  学校在“双减”的大形势下力求“变通”,将给孩子变为孩子有,孩子要,孩子乐,最终达到孩子成。学校始终相信,学会创新,乐在其中,才是孩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体会情感的源泉。张心仪 李映婳

标签:学生;孩子;设计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