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姑苏区人社局联合姑苏区沧浪街道举办的“姑苏夕阳红 乐龄云学堂”又开课了。此次走进直播间的嘉宾是来自沧浪街道玉兰社区的蔡水泉,他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云上学苏州话”的课程。
蔡水泉是玉兰社区的一位退伍老兵,今年已8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退休后,蔡水泉一直致力于社区志愿服务,教辖区的老人、青少年学习书法、绘画,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蔡老师”。作为一名老苏州,蔡老师一直认为苏州话作为传统方言应该传承下去,而直播课堂能够面向更多的小苏州、新苏州人,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多去练习,把苏州话说标准。
直播活动的主持人小郝是一位80后苏州小伙子,但是他表示从小就没有学习苏州话,直到长大后踏上社会才开始和朋友慢慢学,正好借此次直播课堂向蔡老师好好学学苏州话。蔡老师说,语言是需要多练习的,要有一定的语境。像自己的孙女就把自己和老伴都“俘虏”了,因为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普通话,老师要求在家也要说普通话培养语境。所以,现在很多苏州的孩子都不会说苏州话。
“那么蔡老师,学习苏州话,还有哪些难点呢?为什么那么难学呢,其中有哪些技巧呢?”主持人小郝说,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碰到很多发音不准、发错音的情况。对此,蔡老师重点讲解了苏州话的一些发音技巧。如要学会区分尖音和团音,尖音在发音时舌尖要贴于牙齿内侧,而团音则不用。蔡老师列举了一些在普通话中发音相同,在苏州话中却有尖团音之分的字,如“千”是尖音,“牵”则是团音。小郝跟着蔡老师练习了几遍,笑着说,感觉自己的苏州话也标准了很多。
蔡老师又介绍说,苏州话还有一字多音、几字一音的,例如数字“二”,有时候念“两”,有时候念“腻”,都是些约定俗成的说法。而苏州话“何、胡、吴”都是一个发音,说时就要通过组字结构区分。此外,苏州话中还有很多是官话和土话之分,很多也是历史沿用的发音,与如今的文字匹配不起来,遇到发音疑惑时,可多请教老苏州。
听完蔡老师的侃侃而谈,主持人小郝表示受益匪浅,相信收看直播的观众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说苏州话的技巧。蔡老师表示,方言中蕴含着历史,学好苏州话能够更好地去了解苏州,而苏州话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吴文化也能由此得到发展。徐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