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新添了桌椅,我们休闲聊天更方便了,围着新桌椅我们的第二红格还能开开议事会。”近日,居民宋师傅与好友坐在虎池苑“七彩”议事亭旁新安装的休闲座椅上聊家常,满脸惬意。前期,小区建设了休闲亭但缺少桌椅,社区在广泛征集意见后,积极撬动共建单位资源,将亭子及周边装饰一新,并增设了配套桌椅,解决“人多椅少”休息难问题,让居民休闲更舒心。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白洋湾街道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小切口”,找准“需求点”,聚焦“急难愁盼”、践行“两在两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新湾先锋”模范作用,“一以贯之”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一条小路,让出行更便利。春馨园常住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为了出行方便,14幢前的草地被人为走出了一条泥路,下雨天很不安全。路南社区党委“堵疏结合”,宣传引导文明出行的同时,仅用三天就铺上了一条水泥石板便民通道,缩短步行距离,提高通行安全。“铺了便民通道,以后再也不用踩着泥巴走路了!”居民对此一致点赞,还给小路起名为“幸福小道”。
一个邮筒,让党群更连心。在藕巷新村“先锋园”红色阵地,金色里程社区党总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党群“心愿邮筒”,通过“心愿邮筒”滚动收集群众“微心愿”,并持续开展“认领微心愿,争当圆梦人”活动,由社区党建联盟成员领办,助力群众“微心愿”达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辖区残疾居民将“开门难”的问题投入“心愿邮筒”,收悉后党建联盟单位志愿者协助社区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帮其对接区残联“发起幸福来敲门——聋人家庭无障碍门铃改造项目”,为9户特殊家庭安装了可视闪光门铃。
一盏路灯,让前路更明亮。宝祥社区小游园路灯光衰严重,亮度下降,部分线路裸露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党支部通过每月“逢四说事”居民恳谈会收集到问题后迅速行动,协调街道相关部门和市路灯管理处,快速解决群众晚间出行困扰。“我们根据路灯上的电话,找到了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对方也很重视,当天就派人来现场勘查,然后社区及时贴出了改造公示,这次我们一共修复加新增了23处路灯。”宝祥社区党支部书记袁芹莹说。
一段围墙,让民心更凝聚。金筑小区围墙总长约1000米,经过近十年风吹日晒,墙体风化,严重影响使用和美观。社区“大党委”撬动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开展“红色责任墙”认领活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围墙分段改造工作,同时深入走访、召开座谈会收集群众意见,群策群力下围墙改造方案逐渐清晰,计划10月开工改造。 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