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苏州市吴江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推动,自觉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努力办好一批关乎发展、惠及群众的实事。
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同推动民生实事相结合。吴江区人大常委会把推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载体。今年年初,吴江区人代会上票决产生的十大民生实事,涉及教育资源提升工程、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等。为进一步推动十大民生实事有力有序开展,吴江区人大常委会成立8个监督小组,充实的监督力量拉起了一张庞大的监督网络。其中,“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力教育资源提升”“加强监督检查,提升环境质量”“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优化提升养老护幼服务”等实事项目已成为区级首批公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目前正在有序监督协调推进中。
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同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一着不让抓好代表建议和审议、评议意见的跟踪督办和执法检查报告的整改落实,切实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以及打响“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品牌前列等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点难点工作方面,认真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和视察、督查工作,保障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同代表联系群众相结合。吴江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心服务代表、优化履职平台,悉心打造“网上+掌上”人大代表履职系统,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代表联系群众的新路子。前不久,“吴江人大网”全新改版上线,新版除了人大新闻的整合与发布,还融合了“智慧人大”、电子杂志发布等功能要素,依靠“信息跑路”有效提高了监督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依托“智慧人大”履职平台,吴江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互联网+积分制”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形成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履职氛围。
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同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对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织人员管党治党责任进行分工,建立常委会党组、机关党总支、机关党支部三级履责清单。将制度建设嵌入人大党建各领域各环节,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出台规章制度汇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常委会及机关工作。深入贯彻《人大机关建设能政善政公务员队伍实施方案》,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十四五”规划实施等,积极鼓励人大党员干部到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形成一套具有人大标识度的党建品牌体系。在全体党员代表中开展“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代表行”主题活动,动员党员代表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好代表事情。
(钱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