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弄堂,是江南的一个胎记。乍一听,似乎很诗意,仔细一想,就来气。且不说,胎记都长在屁股等隐私部位,若是长在明处,可都是会让人伤心一辈子的。要是真像那个人说的,弄堂是江南的胎记,那江南还是江南吗,分明是你丈夫刚刚拔过罐的那个背,这一夜还能有抱着他缠绵到天亮的欲望吗。
弄堂,在江南的元素里,很难用一个准确的符号去表达。从实用性来说,就是一个通道,再延伸一下它的功能,又能防火防盗。若是加上情怀,那便不得了,就是通人性的一条道,无论有多窄,却能让相邻的心处得宽敞,装得下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更储得下江南味道,绵绵不绝到今朝。
难以想象,没有弄堂的江南,不知还有没有古镇古村。还好,我们的先人是有情有义的,即使没有水巷,也肯定少不了弄堂。小桥流水人家念起来固然诗情画意,若是没弄堂、高墙、花窗,你去哪里找自己那个悠长的影子,和那个撑着雨伞的姑娘。
江南的弄堂,简单说分为暗弄与明弄,且都以姓氏为名。所谓暗弄便是大户人家自家房屋的通道,窄而暗,有时窄得两人擦肩而过时,必须双方侧着身才能通过。而明弄,刚是户与户之间的通道,宽则三四米,除了通行,更多是为两旁的人家生活提供休闲场所。比如,同里的穿心弄,西塘四贤祠弄等等。近代最经典的便是上海的石库门。
要说暗弄,当然数推老家锦溪的两条,一条是丁家弄,另一条是王家弄。相比王家弄,丁家弄暗得更彻底,且窄得可以。近百米的弄,只有两三个天窗,透下一点白光,即使白天,也是要张大眼睛,才能看清地下。若是冷不丁弄的中间的门突然探出一个人头来,那还是要吓上一回的。
到了晚上,小孩子是断然不敢一个人去走的。上学寄宿在镇上时,同学们都以晚上走过此弄为荣的。记得曾与一位胆小的同学打赌,只要他敢在晚上去丁家弄走一趟,第二天早上就给他买一副大饼油条。当时大饼是3分、油条5分。可我们每天在学校的菜只舍得买2分钱的菜汤。足见,我下赌的诚心了吧。
最终,同学,没吃到我愿白送他的大饼油条,刚走了几步,便跑着回来了说,大饼油条还是不要了。后来,丁家弄便是我向去锦溪旅游的朋友必推荐的景点,走过的,没有不为这弄点赞的。要是正好看到此文,又正好你要去锦溪,劝你不妨也去走走,保你不仅有惊喜,还有惊讶。
明弄,我就不说苏州水乡古镇的了,就说说今年春节去过的浙江龙门古镇了。龙门古镇吴大帝孙权故里。没有了小桥流水,龙门的弄堂便更显得迷人了,迷人的甚至会想到性感两字。
条条弄堂或窄或宽,两旁马头墙中间露出一丝青天,老屋石门框斑斑驳驳,台级长满了青苔,一条人工小溪在墙脚下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地上的鹅卵石泛着青光。一转角,便见一老人坐在门里,看着对面的年轻少妇,拿着家里的宝物,与游客讨价还价。此情此景,想必有了弄,便没变过,只是卖的人与买的人换了身如今的衣裳。
据传,吴大帝在此安家,便在弄堂的建法上花了不少心思。为了让孙家的人既连在一起,又互不打扰,把弄堂建得七曲八绕,似连理枝般,把整个古镇弄得说不清理还乱。只是害苦了外来之人,进了镇,要是没人带路,找不到要去的人家。即便如今开放接待旅客了,也是会让游客迷路的。原本只想花一个小时去走走的我,结果,走了一圈硬是没找出口,只好干脆找了一家饭店。
也许做成了一单生意,老板娘良心发现,结账时偷偷地与我说,千万不能走没有铺鹅卵石的弄,那会迷路的,只要你走在铺有鹅卵石的弄内,再转圈也是能转出你来的地方的。这鹅卵石原是龙门弄堂的玄机啊。好吧,是不是我知道太多了,这么一说,会不会让老板娘少做几笔生意。
江南时报行走江南工作室 袁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