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现代——简述江苏百年书法的现代意义
2021-07-04 19: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衡正安  
1
听新闻


守正·现代——简述江苏百年书法的现代意义

□ 衡正安

  编者按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此次展览分为“斗争·建立新中国”“建设·创造新生活”“探索·开辟新道路”“复兴·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共有164幅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作品参加展览,其中既有全省美术工作者原创新作,也有名家佳作,内容涵盖了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讴歌了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中的斗争和光辉业绩。为了更好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今天我们发表衡正安评论文章,对参展美术作品加以分析,深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思想,这一思想,指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指明了我国未来文化发展、创新所应遵循的方向。这里的“正本清源”和“守正”是创新的前提,是要厘清、守住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弘扬红色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以及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的外来文化,其核心思想不仅适用于普遍的文化现象,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江苏百年来作为我国书法发展的重镇,其艺术精神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守正”精神对现代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下面从学理上作简要的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书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艺术思潮繁花似锦、艺术创作成果卓著,特别是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和研究,有以传统为核心的继承派,有受西方美学思想影响的现代派,有受日本现代书法影响的少字派,有自我探索“主题先行”的学院派,还有各种书法现象如广西现象、手札和新帖学现象等。这短短的40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书法极为繁荣的发展时期,几乎将几千年的书法遗存和现代思潮尽情地演绎和呈现,出现了极为丰富、多元和活跃的发展景象。然而,事物总有它的另一面,在这繁荣的背后存在着重大的危机,主要问题是核心精神的缺失和发展方向的模糊,造成了书法审美的混乱、思想的肤浅和历史的隔断,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亟需整肃和纠正。然而,非常可贵的是,在这风云际会的书坛百年里,特别是近40年来,江苏的主流书法始终没有受到过分的干扰和冲击,各种“现代思潮”虽然对江苏都有不同层次的影响,有的还发轫于江苏,但是外来的美学思想对江苏书法的影响并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呈燎原之势,这说明江苏对新文化并没有排斥甚至还很敏锐,同时始终保持着理性的状态。百年来,江苏书法精神一以贯之,恪守着优秀的传统书法经典,并诞生了以当代草圣林散之为代表的“金陵四家”,成为百年来书法的最高标杆,这是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代意义。

  这次“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名家的作品,是一次江苏书法百年来的集中亮相,代表了江苏书法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坚守传统经典。本次书法展几乎没有所谓的“现代书法”,不管是审美取向还是对前人的取法、用笔、结字抑或是章法,几乎全部承传了古代经典,从中可以看到对三千年书法正脉的传承,给当今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二是各种书体皆备。展出的书法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都有展示,有的为帖舒展而流畅,有的为碑厚重而迟涩,有的碑帖结合流美又见质朴,审美多元、异彩纷呈,表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也不乏现代材料的装帧形式。

  三是年龄层次合理。入展的作者可谓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梯队齐全,表现出江苏书法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既有名满全国的大名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其中以中青年书家为中坚力量,他们传统功底扎实、书风稳定,正逐渐走向成熟。

  四是主题内容突出。此次展览主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所以其书写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有反映斗争年代的苦难岁月,有反映奋斗时期的建设豪情,也有改革开放的探索精神,更有新时代为中华复兴而努力的伟大理想,这些内容使我们重温了建党百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教育、鼓舞和纪念意义。

  五是白话文的书写。这次书法展览还有一个亮点是很多作品用白话文创作,不仅好读、好识、好懂,也更加亲切,没有违和之感,这是书法书写内容的一次很好的创新探索。

  从以上五大特点可以看出,书写内容和白话文书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百年来的内在书法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传递出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与全国其他地域书坛有着很大的差异,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特色。

  百年来,我们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中,由当初的探索、起跑到改革开放后的跟跑,再至现在的并跑,将来我们一定有信心领跑,那么依据何在?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继承必须建立在文化的自信之上,而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省,只有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弄明白它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才能把握未来文化复兴的方向,进而探索书法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现代”的最大特质是一种“哲科体系”的文化,这种体系是古希腊理性精神通过“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回归和张扬;而中国文化在1840年之前都是农耕文化,属于“技艺体系”的文化,是在技术的前提下对艺术境界的体悟、展现,正所谓技近乎道。中国书法就是在这样的文化下产生的,是建立在技术之下的诗性的栖居,是重直觉、非理性的文化形态,与西方重逻辑、重理性的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书法的现代化不应该是这种“现代”的现代化,而应是以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融入现代某些元素的现代化。我们看到,江苏百年的书法历程始终坚守着这种主体的文化精神,是继承这种文化的一个典型的当代“标本”,也是我们建立未来书法走向现代的重要参考系。

  守正,就是要守住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精华,融合被历史证明的正确的现代化的探索,书法的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的理念改造我们的书法。“现代”是动态的时间概念,我们应该用更大的视野、更广阔的胸襟,特别是要有更加深刻的思想,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看待我们的传统、看待我们的书法、看待我们的文化,由此,才能构架起现代文化大厦的根基,实现中华文化的真正复兴。

标签:书法;江苏;文化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