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前风雅
2021-07-04 19: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唐宝洪  
1
听新闻

  唐宝洪

  八闽之西,有邑名连城,而塘前,距连城县城十余公里,与冠豸山更是近在咫尺,故而被称为“冠豸山的后花园”。

  塘前,极富诗意而让人联想翩翩的地名。塘前,在我的想象中,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动身去塘前之前,我听说,几年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塘前,把塘前蹂躏得满目疮痍而惨不忍睹。朋辈说,经过这几年匠心独运的营造,塘前不仅恢复了旧时带有古典风范的模样,而且融入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更有魅力了,更有活力了。眼见为实,还是去塘前行走一番吧。

  走近塘前,迎迓我们的,是村口的水车。水车,昔日农耕文明的缩影,人世跌宕的见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具物象,悠远的跫音随着水车的转动声声入耳。伫立在小溪栈道上,放眼大片大片的碧绿的菜畦,与民居墙上的彩绘对视,解读“养生福地·美丽塘前”的涵蕴,一股新时代的文明之风骀荡而来,在我的眼前铺展出灵逸的流韵和恬淡的味道。此时此刻,塘前山,何青青,塘前水,何清清,塘前人,何亲亲,大地幻化为琴盘,溪水的流程拉成琴弦,大自然以凡人肉眼看不见的纤纤酥手,乐此不疲地弹奏塘前的天籁。

  走进塘前,岁月之风徐徐吹拂。在别具一格的塘前人民公社知青食堂,我遇见了远离吾侪多年的斗笠、蓑衣、煤油灯、茶筒、军用水壶、磨石、大瓮、火笼、风车、铁犁、手扶拖拉机、留声机、缝纫机等“广阔天地”里具有象征性的物件,在品尝南瓜、辣椒、地瓜、玉米的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品读苏区时期妇女夜校学员给女知青讲新泉整训的故事、知青在县文艺汇演的演出、知青雪中合影、知青在茶场愉快劳动等照片,颇有感触。人世间,再美好的记忆也经不住遗忘,再无悔的青春也敌不过岁月,而面积不大却陈列有6000多件藏品的塘前知青展览馆,却把特定岁月的风云凝固在一个个橱窗里,留给后人去参观,去品味。这么多藏品,最让我萦绕于心的是褪色的喜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们惯于报喜不报忧,塘前人民公社知青食堂门口的喜庆灯笼,塘前知青展览馆门口的丰收谷仓,无声地昭示着我们:天行健,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当厚德载物。

  走进塘前的深处,不期而遇一个正在快马加鞭布展的奖状馆。奖状馆的馆址,是一座正方形的古堡有积楼,建于明代1443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共两层,不仅有瞭望窗,还设置了若干枪眼,主要用途是躲避战乱和防盗防匪,也曾辟为私塾和新式学堂。如今,刀光剑影早已远去,烽火狼烟早已消弭,为了给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有积楼开辟设置了“奖状里的中国”展馆。馆主是一位文化工作者,与我相熟,她亲自充当讲解员,她说,这里展示的2000余张奖状,涵盖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各个时期各个行业,源出党政军民学、工矿企业和农村等领域,意在反映众多普通人不平凡的人生成就,真实体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内涵。

  “清风八面黄金地,河山万里艳阳天”,塘前戏台上的这副楹联诠释了当下塘前的风尚。塘前的风,穿越一番番春秋冬夏,吹过了唐宋元明清,破开近代中国的如磐夜色,以广袤的丰饶,以舒畅的恬美,联袂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翩翩起舞,舞进了省级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省级文明村的行列,并彰显出大美大雅的底蕴。

  塘前的大美大雅,不必用“钟灵毓秀”来形容,只需用“豸下莲乡”四字来囊括。这里的“豸”,字面上所指是冠豸山,更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豸,是獬豸的简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独角神兽,双目炯炯有神,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每每发现作恶之徒或奸邪之人,总是勇猛上前用独角将其触倒并噬灭。置身于冠豸山下的塘前,可近距离地感悟正大光明、清平公正之大美大雅。而要零距离地感悟塘前之大美大雅,则要身心俱入塘前的荷花。

  “豸下莲乡”之“莲”,所指正是塘前的荷花。塘前全村有28口池塘,这么多池塘连成一片,而且遍植荷花。时值盛夏,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这么多的荷花,或彩云、彩虹孪生,或大风暴里呵护洁白无瑕的娇嫩和芬香弥漫的雅致,有的惬意地绽开甜甜的笑靥,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半开半合,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捧出了莲蓬。所有的荷花,都似一个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绝色女子抛出的绣球,在上午妩媚的阳光下,当仁不让地竞争着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眼睛,都在诱惑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镜头。蝴蝶在琳琅满目的“绣球”中徜徉,朵朵“绣球”各有千秋,让蝴蝶无从取舍,间或有鸟儿飞来向荷花大献殷勤,频频为荷花唱赞美诗。这般雅致高洁的画卷,让我想起王勃的《采莲曲》:“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默吟之间,我发现有几只蜻蜓贴近荷花做出亲昵的举动,荷花害羞起来,有的垂下眼睑,有的借着微风的摇曳躲闪蜻蜓的亲吻,惹得“水中人参”鱼鳅嫉妒起来。“只因池沼浅,老死未成龙”,鱼鳅无法像龙一样腾跃达到一亲荷花芳泽的高度,只能把头探出水面对荷花投去青睐的目光。我拿出手机抓拍蜻蜓、鱼鳅争风吃醋的镜头,轻轻那么“咔嚓”一声,受惊的蜻蜓就飞开去,而鱼鳅却潜进水中去撩逗荷花的根茎。我浅笑了一下,抬头间,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收拾脚步靠近这座建筑。

  牵引我目光的这座建筑,雕梁画栋,号“贻毂堂”,大门横额上题有“文明有象”四个遒劲有力的楷体大字,乃清光绪年间当地一位庠生所建,可谓是上了年纪的老屋。大门门框两侧,挂有“云霄岩书院”“塘前乡民间技艺展示馆”牌子。整座建筑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偌大的房子眼下只住着一位衣着质朴、生活简约的老妇。我们与这位老妇无拘无束地攀谈。陪同我们的村干部透露说,这位老妇的儿子是当下塘前的首富,因留恋老屋周边的荷塘美景,因习惯了村里的慢生活,因怀恋往昔左邻右舍敦睦相处热闹串门的旧时光,老妇没有进城与儿子住在一起,而选择留守老屋。我心里怦然一动,眼前的老屋、老妇,还有屋外的荷塘,让我联想到塘前月色、清雅古韵、云水禅意、守根初心……

  是夜,留宿塘前,但闻二胡与唢呐合奏《挡不住的思念》、葫芦丝吹奏、黄梅戏唱段、闽西汉剧唱段,但见伞舞《烟雨江南》、拉丁舞《万疆》,又品大红袍茶艺表演,我听风揽月,陶醉其间,觉得塘前之风雅,无须颂歌来渲染,只需一场偶遇,只需自然而然的缘分,就可真真切切地入目,入耳,入怀,入梦……

标签:荷花;知青;冠豸山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