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市相城区度假区(阳澄湖镇)陆巷村始终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上,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便民品牌,党员带头服务做表率
陆巷村党委坚持学史力行,将关爱户外劳动者作为工作重点,引导党员业主依托经营店铺建立“党员爱心驿站”,创建“党员爱心驿站”便民品牌,为群众办实事作表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小驿站、传大爱。党员爱心驿站以“奉献爱心传递温暖”为宗旨,为高温天气下的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咨询、求助等方面的服务,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感受到温暖。环卫工人朱小林说:“感谢陆巷村感谢党员业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喝水休息的地方,感觉很暖心。”
爱心驿站悬挂“党员爱心驿站”和“党员中心户”标牌,党员业主公开承诺:文明经营、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树立形象。该标牌促进党员经营户严格自律,自觉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业主何菊明表示:作为党员,更应该为群众做好服务。爱心驿站只是表达了对环卫工人的感谢,正是他们的辛苦工作,带来了干净整洁的村庄。
“拓”服务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传播
近日,志愿者们来到陆巷村“初心亭”广场开展免费理发、量血压、艾灸等服务。志愿者认真地为每位老人服务,在理发师的巧手下,老年人变换了新发型展开了笑颜。量血压和艾灸理疗服务,为老年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志愿者们与老人们谈心,做群众的“贴心人”。
据了解,“初心亭”是陆巷村党建活动场所之一。2021年,陆巷村结合三星级康居村庄改造,利用部分自然村凉亭打造“初心亭”、“艺心亭”、“匠心亭”等党建活动场所,目前“初心亭”已打造完成。
志愿者利用“初心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老人们在“初心亭”里舒心地闲坐聊天,儿童们能尽情地嬉戏玩耍,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该党建活动成为了邻里协商公共事务、协调邻里关系的好场所。
5月22日,陆巷村南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初心亭”开展。活动中,支部党员在陆巷村党委书记黄建春的带领下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到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展,重温了党的历史,回顾那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奋斗的红色历程。最后,各位党员在“初心亭”里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畅谈交流。
拓展党员学习服务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像这样的党日活动,已经成为“初心亭”一道靓丽的风景。目前,“初心亭”已成为陆巷村日常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民主评议等党建活动场所。亭内布置了许多党建元素,让广大群众直观地了解学习党的先进思想与百年历史。“初心亭”的建设使党建文化宣传由室内向室外延伸,宣传阵地由封闭向开放转型,受教育对象由党员向广大群众普及,推动党建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传播。
“靓”人居环境,如画美景打造宜居乡村
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繁茂缤纷的树木花草,整齐的垃圾分类小站,排列有序的标准化池塘至三五成群的村民,漫步在这片如画般的美景之中,随手拾起零星垃圾的举动,让陆巷村更显美丽和谐。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陆巷村打出“拆、清、建、管”四张组合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随着陆巷村“花园式企业”的不断推广,干净、整洁、有序的厂区成了陆巷村独有的风景。陆巷村以网格为载体,由老党员、老干部等担任指导员、民情联络员,尽心尽力为村民办好“身边事”。通过与企业主沟通,结合安全生产、“331”专项治理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
“现在走到哪里都感觉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城里人都羡慕起我们的生活了。”陆巷村村民高兴地说。2020年底,陆巷村对孙泾、泗泾两个片区近500亩的闲置土地进行标准化农田改造,盘活碎片化、分散化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提升了田容田貌。
“脏有人管,乱有人治”的良好氛围在这里形成,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顾昊 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