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园社区巧借“三力” 织密为老服务幸福网
2021-06-15 20:12:00  作者:张鹤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大公园社区地处苏州古城“核心”,社区老年群体占据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为满足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党委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巧借“三力”,齐心聚力共同织密为老服务幸福网。

向共建单位借力

唱响文化助老“主旋律”

  随着苏州市老年大学子城教学点2021-2022学年度课程正式出炉,大公园社区第一学年度的招生徐徐拉开帷幕。通过设立声乐、舞蹈、花卉种植等专业班级,将苏州市老年大学的“爆款”课程引入社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据社区党委书记苏家蓉介绍,苏州市老年大学在社区设立首家教学点只是大公园社区全面打造“文化助老”良好氛围举措之一,除此之外,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辖区苏州市文广旅局、苏州公园管理处等共建资源,启动“精品文化进社区”“评弹表演进社区”等共建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向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江南文化盛宴”。

向社会团体借力

打造特色养老“舒心地”

  大公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原是姑苏区昌和公益坊的所在地,这里曾诞生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俨然成为姑苏区公益力量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原始资源禀赋,让“老朋友”助力社区为老服务的“新建设”。

  姑苏区小青团公益服务中心便是其中之一。2021年,社区党委在“小青团”的积极协助下,以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邻家阳台”特色为老项目建设,充分盘活社区顶楼空置用地,通过创新布置蔬菜区、爬藤区、花卉区等多个种植空间,为古城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了一片可以体验乡土情怀的“自留地”。

向社区居民借力

共创原居安老“新蓝海”

  大公园社区是典型的城市老年社区,文化底蕴深厚,居民素质突出是社区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在60岁以上的“花甲老人”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占了将近七成。在藏龙卧虎的社区内部寻“典型”、树“模范”,成为社区党委丰富为老服务的不二法门。

  家住民治路42号小区的离休教师陆斌奎、韦碧英一家曾被评为江苏省“五好家庭”,而韦碧英更是荣获过江苏省级劳模的殊荣。社区党委盛情邀请退休后的二老参与社区建设,陆斌奎、韦碧英主动将家中客厅改造成为邻里谈心聊天的“议事阵地”,环境舒心,氛围和睦,成了社区老人最爱去的“打卡地”,一个“共享客厅”搭建起社区老年人的“连心桥”。

  除了陆老一家,社区还有摄影大师陈寿凯、陶克明,工笔画达人蒋凤妹,技术能手邹小弟,缝补巧匠高耀兰……社区党委通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质改造工程,为这些文艺达人、居民骨干提供书画学习室、便民服务驿站等多个功能空间。集群智,汇群力,以老教老,以老带老,让更多的社区老人享受到社区为老服务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据了解,姑苏区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是苏州市首批启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试点的22个社区之一。今年4月,位于社区中的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姑苏区首个功能设施完备、服务种类齐全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苏家蓉表示,社区将全面发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阵地优势,紧紧围绕社区老年群体需求,整合多方力量,努力打造古城区“最具文化气息”“最有互助氛围”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张鹤

标签:社区;社区党委;公园社区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