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陪同老人取钱露马脚,浙商银行吴中支行阻截“投资养老”诈骗
2021-06-11 16: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孟正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6月8日上午,浙商银行苏州吴中支行在营业厅数位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街道民警的协助下,顺利阻截一起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为幌子的非法集资诈骗案例,帮助老人挽回了可能损失的10万元养老钱,并向公安、地方监管部门提供了相关非法集资企业线索。

  上午10:30,浙商银行苏州吴中支行的大堂内,老人殷阿姨匆匆忙忙走进了银行大门,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位中年女子。进入厅堂后,殷阿姨在手机银行查询账户余额,提出要取款现金5万元。取款期间,该名陪同女子多次进入一米线隔离区内焦急地询问现金取款情况,该名陪同女子有很重的外地口音并非殷阿姨的近亲,并向殷阿姨表示取完钱后交了定金就可以拿“合同”。这一切行为引起了大堂经理的高度警觉。取完现金后该名陪同女子欲直接接过现金,大堂经理当即阻止,并将商卡、现金及凭条交付殷阿姨本人。

  待殷阿姨接过现金,该名陪同女子立刻给阿姨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同”,同时准备收取其手中的现金。这时,早已察觉到异常并在一旁持续观察的大堂经理,再次上前了解具体情况。殷阿姨已签署了一份名为《XX康养共享康养房合作协议》,合同另一方为苏州XX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并附有一张10万元整的收据。结合取款时陪同女子吐露的字眼以及近期行内多次反诈培训中所出现的新型非法集资案件的特征,大堂经理初步判断老人很可能遭遇了非法集资陷阱,嘱咐客户先不要将现金交给陪同人员,并立即报告营业主管。

  营业主管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厅堂。殷阿姨表示,陪同女子为其信任的养老机构员工,将钱存入该养老机构不仅可以获得生活品(向工作人员展示身边刚领取的鸡蛋),还可以获得免费旅游机会,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17%的高回报年收益。营业主管当场通过企查查等辅助软件,查询到该投资公司已涉及多项民间借贷纠纷,非常可能存在非法集资事实。

  随后,营业主管试图与殷阿姨子女联系,但殷阿姨表现出一定的抗拒且不愿提供家人联系方式,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投资项目的充分信任并重申了该项目前期已给予她了种种礼品,绝不存在欺骗等行为。营业主管见客户态度较为坚决,劝阻的同时告知大堂经理私下联系社区民警,申请出警协同,保障该老年客户权益。

  在数名银行工作人员的轮番劝阻下,陪同女子开始表现出焦急,神情紧张地走出营业网点,避开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并称其还有其他事情独自一人离去。营业厅工作人员耐心安抚劝阿姨在行内稍坐,待民警到场后再对养老项目一辨真伪,但殷阿姨面露愠色,执意离行。等待民警的短短十几分钟让所有人感到异常漫长,营业主管担心客户离行后再次前往投资公司,决定和理财经理一同前往殷阿姨预留给银行的家庭住址。

  11时15分,民警到达银行网点,向厅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初步判断殷阿姨遭遇的情况与近期出现的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为饰进行虚假宣传,实质为以老年人为目标,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高度吻合。取证后民警立刻驱车赶往殷阿姨家。此时银行营业主管和理财经理已经到了殷阿姨家楼下,但殷阿姨拒绝开门,只能在楼下焦急等待民警的汇合。

  民警到达后,殷阿姨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意下楼见见大家。银行工作人员再次为殷阿姨详细讲述了不法分子以养老之名,承诺高回报,提供养老服务,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资金的诈骗手段。民警也将近期全国发生的一些类似非法集资诈骗事件向老人做了简要展示,告知老人为了其自身的资金安全应尽快联系对方解除这份合同并收回已交付的钱。一番劝说后老人逐渐醒悟自己可能已落入该养老机构的诱骗圈套,表示确实不该亲信这类“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并说自己下午就去投资公司把鸡蛋和礼品退回,要回已付的5万元定金。在给殷阿姨普及典型诈骗情形的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为小区的其他老年人普及相关知识,居民纷纷表示感谢,并为浙商银行帮助老年人远离非法集资的行为点赞。

  晚间,营业主管再次致电殷阿姨跟进,殷阿姨高兴地说自己之前支付的5万定金已追回,10万养老钱都没有损失,对浙商银行苏州吴中支行各位工作人员的反复提醒、耐心劝阻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孟正中)

标签:阿姨;民警;非法集资
责编:钱海盈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