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切实做好2023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坚持四个“并重”,落实四项措施,确保春运迅速启动、管控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及恶劣天气准备到位。春运以来,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强部署频督导 高标组织发动
春运工作部署开展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坚持自上率下强部署、频督导、促推进,步步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1月6日,海门区公安局召开2023年全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动员部署会,精心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进入“春运模式”。抽调精干力量和业务骨干成立春运办公室,从科学研判春运形势、优化公众出行环境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定期总结通报,及时查找薄弱环节、接长短板,推动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海门实际,制定《2023年全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恶劣天气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方案,重点围绕防事故、保畅通、优服务目标要求,抓好隐患排查、源头监管、勤务部署、交通组织、违法整治、宣传提示等各项工作措施。
抓重点除隐患 拧紧责任链条
坚持部门协同,高频联动,通过排查治理形成全链条闭环,实现“人车路企”等各类潜在隐患动态清零。春运前,区公安局联合交通等部门围绕“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对企业开展一次集中检查,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对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展一次安全教育。
期间,共计检查重点运输企业28家,开展集中安全教育8次,发送春运安全出行提示短信1.3万余条;对全区个体大客车逐一签订责任状。
春运启动以来,落实专人实时对重点监管车辆超速、逾期未年检以及驾驶人异常等方面进行研判,及时清理发现隐患。1月9日,区公安局会同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全区“两客一危一校”以及重点企业召开2023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工作会议。
同时,加强大客车乘车人安全带使用的源头管理,提高安全带使用率,确保出行群众乘车安全。
盯路面用科技 密织防控网络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环节,密织路面管控网络,有效防范潜在风险,全力保畅通、保安全。春运前,结合历年春运流量分析,排查梳理全区易堵节点25处,开展重点视频巡查,“以点带线”,围绕易堵节点沿线进一步优化路口交通信号配时,强化路段交通信号联动,确保道路畅通。
春运启动以来,梯次开展“酒驾醉驾”、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国省道等重点部位勤务落实,进一步提升见警率、管事率,截止目前,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200余起。
围绕货隆治超站、G228宏伟路口设置春运服务“一站一点”,进一步强化过往车辆安全提示,提供便民服务;立足“快发现、快出动、快处置”,结合气象预警、事故快处等各类应急预案,通过110指挥中心引导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做好事故取证、现场撤离、处理程序等方面提示,最大程度减少对道路通行影响;与气象、交通、住建、养护等单位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按照“上下同步、左右联动、规范处置、力保通行”的原则,促发各部门快速响应,做好应急力量、装备、物资储备,有效强化恶劣天气应急处置。
广宣传强警示 强化春运氛围
海门区公安局交警部门及时向全社会发布“两公布一提示”预警信息;制作春运安全出行提示,通过短视频、海报宣传资料,在车站、公安窗口、集镇、企业等点位进行宣传。
同时,积极落实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机制,借助“声、屏、报、网、微、端”等媒体媒介,采取曝光交通陋习、插播公益广告、刊播安全提示、公布违法举报热线等形式,倡导平安春运。组织开展“春运亮屏”行动,滚动播放春运主题标语和公益海报,张贴宣传海报标语200多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
依托春运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设置“春运便民服务点”,组织民警辅警和交通志愿者为过往驾乘人员提供指路、饮水、急救药品、手机充电、免费电话等便民服务。针对农村地区返乡人员、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和事故多发的“一老一少”群体,持续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组织驻村辅警和村居网格员上门宣传,做好安全出行提示。组织各区镇利用农村“大喇叭”对春运期间多发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警示提醒。(图/文 张松林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