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社区,提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海旭,不论居民还是商户,都满口称赞:年轻、踏实、肯干,是我们的“大管家”“贴心人”。
2009年,25岁的徐海旭怀揣一颗炽热的心,一头扎进社区里,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从一个满怀热情、血气方刚的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区公仆”。2021年1月,徐海旭接棒成为社区党委书记。
近年来,作为如皋经济开发区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城北社区承担了大量征拆任务。说起征拆经过,徐海旭宛如历历在目:“2012-13年,碧桂园地块;2013-14年,如意二组团;2015-16年,新北新村;2018年港龙工地。可以说近十年的主要精力都扑在这个上面了。”
记不清多少个晨昏日夜,徐海旭一直在群众间奔走,不是在群众家里沟通,就是在上门的路上。“乡邻们从小看着我长大,我去做工作他们也愿意坐下来听一听。经常一聊就到凌晨两三点,回家洗洗弄弄天都快亮了。”在徐海旭看来,他不仅是社区的一份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主动带头签约,在行动上作出表率;并始终站在群众立场,耐心细致宣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如今城北社区已征拆700多户,其中他经手的就有500多户。群众们搬进了新房子,生活水平节节高,提到徐海旭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辖区里的水绘绿源楼盘,因开发商被刑拘而沦落成烂尾楼。房子办不了房产证,小区里水、电、电梯无法正常使用,垃圾也无人清理,与业主的矛盾一度激化。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两委积极作为,出资聘请物业公司,并联合打造成立了社区首个红色物业——水绘绿源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起“党建+社区+业主+物业”的新模式。物管会积极吸纳业主中的党员分子,并邀请他们参与议事,共同解决小区居民关注的物业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通过各方不懈努力,现如今,小区各种配套设施健全,环境干净整洁,业主安居乐业。
这个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徐海旭一鼓作气,在海北新村、城北小区等老小区、安置小区成立1个业主委员会和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让社区实现了由“群龙无首”到党建引领、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的转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红色物业”也成了城北社区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实践证明,只要党建抓得好,各方主体在党建引领下配合到位,基层治理的水平就高,人民的生活就更幸福。”对于社区党建的发展,徐海旭心里有清晰的规划:“第一,要有阵地;第二要扩大党员队伍。”城北社区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场地有限,硬件设施缺乏,已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设计之初,徐海旭就提出了“城市客厅”的理念和“零距离、嵌入式、接地气”的要求。新党群服务中心将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务服务站、志愿者驿站等功能,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外延,提升便民利民服务能力。目前项目已设计完毕,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在扩大党员队伍上,徐海旭拟联合开发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中国农业银行海阳路支行党支部以及市城管局、公积金中心等四家共建单位成立城北社区“大党委”,让社区与单位成为一家人,实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是在这片土地长大,这里隐藏着我奋斗的青春,我将为这里的人民奉献我的一切。”徐海旭坚定地说。
通讯员 袁小叶 江南时报 周洁 殷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