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司法局四举并措丰富普法宣传形式
2021-10-09 16: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锋 施怡廷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创新普法模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法律以多种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创建品牌,从“线下讲”到“线上学”

  充分利用“海门司法行政在线”“魅力海门港”“生态临江”“逐梦悦来”“秀美叠石桥”“幸福三厂”“凤城余东”“台韵四甲”“智造正余”“美丽常乐”等微信公众号,开辟“七五普法回眸”“法律明白人在行动”“援法议事范例”“法治文化景观带”等系列专栏,“海司说法”每周一篇法律小知识,系统梳理了民法典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现已推出普法专栏24期;小程序提供法律咨询、文本检索、常用合同下载、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及时发布法治宣传活动信息,打造互动式、服务式普法新形式,为群众送去急需的法律大餐。

  分层分类,从“向你普法”到“为你普法”

  针对不同主体,制定有时效性、有特色、起作用的普法手段。通过开展“青春自护 平安春节”节前安全法治教育讲座、开学季利用覆盖全区的1700多只有线广播“红色大喇叭”上了一堂法治“云课堂”,提升了学生们、家长们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唱响“护苗”行动曲;在农闲季节,在法治广场大屏幕上放映普法短片、收集村民疑问并解答,大力宣传关于土地征用、土地承包、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联的法律法规;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知识,讲解近期劳动纠纷案例,着力提升企业风险防范、合理用工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建成普法专业队伍、普法骨干队伍、普法志愿者三支队伍,加强与各行业、各村居的联系,定期送法进企、进校、进村。

  以案释法,从“小切口”到“大格局”

  下班途中遭遇车祸算不算工伤?

  单位要不要承担医疗费、误工费?

  如果他们不管,我要向什么部门求助?

  面对群众的“灵魂三问”,宣讲员不慌不忙,细致地阐述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及内容。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前往部分重点企业开展劳动法宣传,面对职工代表提出的劳动法律问题,宣讲员都耐心给予了解答。同时讲解了今年以来海门发生的几起劳动争议纠纷,提醒用人单位、企业职工注意防范风险。类似这种改“灌输式”普法到“互动式”普法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效提升了普法力度。今年共举办普法讲座21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提高广大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更优服务,从“零星式”到“全覆盖”

  将普法讲座与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结合,组织力量下沉到村、网格,送法进村进户,用好人民调解员、建立援法议事室,引导群众遇事找法,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片区培训法律明白人的方式,今年共开展35场培训会,内容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婴儿权利、直播打赏、高空坠物、夫妻共同债务等为村民调解纠纷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覆盖全区1707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对象,切实提升了“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为构建文明和谐、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王锋 施怡廷)

标签:品牌;线上学;线下讲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