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高淳区固城街道禅林山村后埠自然村肢残农民谢茂家的“青蓝助残小菜园”里一片忙碌,区人大代表、固城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杨巧云带领几名青蓝员工正在割着矮脚黄蔬菜,装袋、过秤……忙碌的额头上挂着汗珠,阵阵微风拂过,田间菜地便泛起阵阵欢声笑语。
为拓宽残障人士增收致富门路,使他们由过去的等饭吃、靠捐助、要照顾,向送政策、给岗位、传技能转变,今年8月,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在街道残联、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帮扶下探索建立了“青蓝助残小菜园”,让残障人士通过亲手种植、浇水、除草,采摘等适度的田间农业劳作,收获快乐和喜悦,同时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希望通过“青蓝蔬菜小菜园”这一辅助性就业‘农疗’的方式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引导他们自食自立,主动作为,相互学习交流,提升认知能力,助力残疾人增收。”固城街道“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杨巧云表示。为将“青蓝助残小菜园”建设好,残疾人之家专门邀请市蔬菜研究所专家和青蓝联合体“乡土专家”长期为“残疾人之家”提供帮扶,通过实地调研菜园土壤等自然条件,规划种植品种、提供各类蔬菜种苗,教授残疾人专业种植知识,指导他们开展除草、松土等农事活动。蔬菜上市时,杨巧云及时安排青蓝公司员工和残疾人之家志愿者主动上门对接,按照市场价收购农产品。花山村肢残农民何小玲,9月初在固城残疾人之家的支持下,建起“青蓝助残小菜园”,种植近4亩旱地蔬菜,目前第一批近400斤“矮脚黄”蔬菜已由青蓝公司代销完毕,第二茬“矮脚黄”2000多斤蔬菜也即将上市。“除了经济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残疾人朋友在种植、采摘、售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与精神上的满足,增强了残障人士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杨巧云表示。
禅林山村肢残农民谢茂,今年已过花甲之年,秋季种植的1亩矮脚黄、大白菜、莴笋等品种蔬菜已相继上市,了解这一信息后,杨巧云与谢茂约定帮助上门收购,大大方便了残疾群众,谢茂家的1000多斤“矮脚黄”和大白菜销路无愁。采访中,谢茂连声表示感谢,并决定明年春季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下一步,固城街道残联和残疾人之家将进一步扩大菜园种植规模,动员更多残障群众种植蔬菜,并尝试通过直播等方式“吆喝”,以辅助性就业“农疗”改善残疾人朋友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增强自主创且信心和能力,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关注残疾人特殊群体,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