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共绘中国画发展瑰丽篇章
“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系列报道之三
2023-11-28 21: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邓雯婷 张东海 张姣姣  
1
听新闻


守正创新 共绘中国画发展瑰丽篇章

 

“江南文脉——中国画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系列报道之三

  孟怀良

  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对于中国画的创新,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盐城市书画院原院长孟怀良有很多想法,他说:“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到当下画家创新实践和理论探讨,都给中国画坛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所谓创新发展,我想就是画家要画出现代人的所思所想,画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画物就是借物生情、借物咏志、借物抒怀,让人与作品产生共鸣。也就是作品要有时代精神、时代烙印、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从而让作品能打动人、感染人,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和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要出这样的作品,笔墨语言就要继承、创新,通过写生革新中国画固有的程式和样式,寻找新的创作方法。

  “中国画的创新不仅是内容上有变化,形式上也要有变化。”孟怀良告诉记者。2019年5月21日是小满节气,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纳斯达克大屏幕推出了“中国书画名家王卫军、孟怀良笔下的二十四节气——小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中国“二十四节气”通过传统书画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此次大屏展播的中国艺术家王卫军、孟怀良的书法和国画作品《小满》,珠联璧合,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得到了现场观众纷纷好评。

《芬香满野》 138cm×70cm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变现形式。用这种创新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创举,这样的活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孟怀良说。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李刚

  个性表达让艺术百花齐放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李刚这次参展的作品名为《古河新貌》,而这条古河就是串场河。“我是盐城人,串场河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调节河道和重要农副产品运输航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河两岸也逐渐繁华起来,家乡景物是画家永远表达不完的主题,以绘画记录家乡更加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李刚表示,人的天赋秉性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必然会导致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传统绘画阶段,每个人对传统绘画的兴趣点、感兴趣的画家及流派选择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学习同样的画家,他们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作为画家,需要找到一种恰当的、能够表达心境的方式,这其实跟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和阅历紧密相连。

《古河新貌》 138cm×70cm

  “喜欢亲近生活,生活体验丰富的人,可以通过描绘当下的城市变迁、人文景观,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在描绘这些新鲜事物的同时,笔墨语言也会跟随着表现的需要而变化。关切西方当代美术的中国画家会思考如何使画面更加的纯粹,更加具有艺术性,笔墨语言会围绕着自然抽象、几何抽象表达而服务。”李刚表示,归根结底,人作为创作的主体,要避免人云亦云,既不盲目崇拜传统,也不胡乱崇洋媚外,要沉静下来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感受的笔墨语言才是最恰当的,每个人自我个性的表达,定会使艺术的花园里百花齐放、绚烂多彩。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徐亚慧

  “三个坚持”推动中国画创新发展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馆专职画家徐亚慧表示,本次展览给她两点感受。一是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分主题地策划展览,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不断扩大中国画学会的品牌效应,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传播工程。二是对中国画创作产生新的感悟。“好作品才是画家的立命之本,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学术的也是大众的,既是当下的也是未来的。”

《独木·傲骨》 138cm×70cm

  新时代需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同时还要做到“两个满意”(专家和人民大众满意)、经受“两个考验”(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徐亚慧认为,以此为目标的中国画创新,需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画必须直面当代、直面现实,反映当代人的生活体验。把笔墨沉下去,走进生活;把脚步迈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坚持技艺内容并行。技艺是语言,是为了精准、艺术、个性地表达内容;内容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观念、心性、情感的呈现,也是作品吸引人、感动人、影响人的力量所在。所以,新时代中国画创新要以两者俱佳视为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

  坚持民族性。中国画是修身养性、向内求善的艺术,书法用笔,注重散点透视、意境意趣。西方绘画重感觉,中国画重人格。这是中国画不同于其他任何画种的独特追求。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董怀勇

  推进中国画发展创新是艺术家的重任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兴化市中国画学会会长、扬州八怪书画院院长董怀勇参加这次展览的作品以梅花为题材展开创作。“这幅作品我用酣畅淋漓的笔墨,表现了梅花竞相怒放时的情景,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我把这幅作品命名为《春酣》。”

  董怀勇认为,中国画博大精深,创作出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首先要了解所使用的材料与工具的性能,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们,另外还要有深厚学养与理论作为支撑、用精湛的笔法与技艺来完成,缺一不可。一幅好作品,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等,都要十分考究。

《春酣》 138cm×70cm

  谈到用笔,董怀勇回忆,2013年他在杭州抱华楼学习时,印象中何水法老师谈用笔强调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松”字。画面的“松”是个人综合修养积累的体现,是画家个人眼力、学养以及胸襟达到一定高度的自然流露,也是画家基本功与性情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扎实的写生功底与熟练的造型能力做支撑,没有对大量古人优秀作品的临摹与训练,你的手中缺的是功夫、胸中缺的是底气,纵使你激情满怀、豪气万丈又能如何?”董怀勇感叹道。

  董怀勇表示,不断推进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代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职责与重任。此次以“江南文脉”为主题的中国画精品展,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艺术家为繁荣时代文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的新贡献。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标签:中国画;芬香满野;画家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