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虎年春节期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诚挚问候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南京市玄武区深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开展为期一周的“温暖玄武年”春节走访慰问活动,以近500名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寡老人及独居残疾人为重点对象,采取“1+X”的形式组织实施。“1”是市区机关干部下沉社区,让一线干部休息,和群众一起过年活动,“X”是各部门各单位牵头开展“春联祝福拜大年”、“结对认亲”及“除夕年夜饭”、社区巡逻等系列活动。
目光来到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万家忙碌年夜饭之际, “梅好客厅”、“邻里厨房”、“红梅礼堂”里热火朝天,“小红梅·雷锋学院”志愿者、社区党员骨干、市区“驻社”干部、为“就地过年”的独居青年和社区独居老人准备了丰盛的“梅”好“家”宴。
小红梅年夜饭是从2021年首次因疫情而鼓励“就地过年”开始的“新传统”,很多参加者都说在这里找到了不一样的“家”的感觉,他们聚在一起吃饺子、嗑瓜子、看春晚,虽然互相都不知道姓名,但已经是一家人的感觉,他们有的还通过视频和远方在家团年的亲人视频通话,俨然成了“年夜饭分会场”,非但没有任何孤单“空巢”之感,反而融合强化了视频两端的浓浓年味。除夕当天,大家中午就来忙碌了,准备了素什锦、螃蟹、清蒸鱼、八宝饭、猪油年糕、炸春卷、芦蒿香干、板鸭、烧鸡、饺子等,还准备了瓜子、花生、芝麻糖……完全不亚于普通南京人家里的年夜饭配置。坚持十四年独自抚养事实孤儿外孙的王奶奶激动的说,“多少年了,没有这样过过年了,自己在家哪能搞得了啊!”
有的志愿者把自己的孩子也带来参加活动,小孩子们最开心,他们在各个房间里开心的跑着,手上拿着玩具,嘴里含着零食,“虎虎生威”、嗓音甜脆的用欢快的儿歌《拜大年》向哥哥姐姐、叔叔伯伯、爷爷奶奶们拜年;多才多艺的青年志愿者身着华服,带来了中国风的专业节目——古筝《战台风》、古琴《梅花三弄》、笙曲《春节序曲》;空巢老人时挺还带来了乐观幽默的快板书《愿大家都快乐》。00后志愿者杨顺还把自己的“美好生活达人”奶奶也带来现场指导大家做菜、包饺子。
今年春节前夕,关于抗疫和就地过年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玄武区在全区广泛开展“温暖玄武年”慰问活动,市区干部下沉社区,让长时间在一线工作的社工回家过年,通过包饺子话家常、贴春联送祝福、结对子暖人心的方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寒冷的冬天涌起互帮互爱的暖流。每到一户,党员干部都要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经济来源、生活需求等,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有困难及时向社区反馈。区民政局为困难群众送上年货大礼包,区文旅局为困难群众贴春联送福字,团区委邀请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与困难家庭结对认亲,并在后期常态化开展帮扶。
通讯员 玄萱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