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她”力量 龙山“娘子军”
2021-08-14 11:13: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艰难方显勇毅,抗疫呼唤担当。溧水区永阳街道龙山社区有着这么一支抗疫“娘子军”,自南京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她们夜以继日地连续奋战,和病毒赛跑,用纤细却结实的肩膀,守卫着一方安宁。

刘兵兵,永阳街道龙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她负责社区宣传政策、招募志愿者、筛查信息、管控与保障重点人员、组织近万人的全民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最忙的时候,三天只睡了8小时。面对居民的咨询,一面要将疫情防控政策解释清楚,一面还要安抚居民的情绪,有时甚至一手拿着座机、一手举着手机。疫情发生的第三天,刘书记的喉咙就哑了,发不出声音。趁着喝水的时候,她抓起一把响声丸就往嘴里塞。

在核酸检测现场,她维持秩序,拿大喇叭喊话,呼吁大家保持距离、有序排队。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她主动上前,将人搀扶着送进绿色通道。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发扬“我是党员让我上”的优良作风,苦活累活都冲锋在前。每天夜里,她都让其他工作人员先回去休息,自己却留下来坚守到最后。不仅如此,她总说“上有党旗,下有团旗”,把自己正放暑假的女儿张澳也拉来社区做志愿者。刘兵兵教导女儿:“你是医学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你发挥自己所学,尽力去帮助别人。”

“1组,来10个。”核酸检测点的大喇叭里传来龙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霞的声音。身材瘦小,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她,工作起来却不知疲惫。在核酸检测现场,时常能看到她奔跑的身影:爬上爬下挨个教室检查医疗用品是否充足,跑前跑后协调各方人员,一旦发现哪个环节运行不畅、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她立马上前查看,极力解决。更值得一说的是,在陈霞的大家庭里,她的舅舅、舅妈、亲姐、表姐、外甥等一共12个人,全都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社区工作人员、有的是主动报名的志愿者。家人们每天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抗疫经历,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夏会计,二楼检测点棉签快用完了!”“夏会计,今天中午派出所3人用餐,谢谢。”“小夏,送一扎矿泉水来门卫。”这是龙山社区90后社工夏丽娟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张纸一支笔,记录着每天各项物资的进项和支出。她头顶烈日,骑着电瓶车,来回搬运物资,几天下来,胳膊上都练出了肌肉。“正好相当于锻炼了。”夏丽娟笑着说,平时的她也是个运动达人。夏丽娟的爱人端礼定是永阳城管中队的一名城管,被派到永阳园区核酸检测点支援。夫妻二人天天在外奔忙,于是将6岁的儿子送到奶奶家,每天只能趁儿子睡觉之前,抽空视频一会,陪儿子聊聊天。有一次,夏丽娟抽查儿子作业后,叮嘱了几句,语气略微有点严厉。本就情绪不高的孩子,突然瘪了嘴,抽了抽鼻子。夏丽娟一愣,忙问:“怎么啦?受什么委屈了?”孩子却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一边抽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妈…妈妈,我想…想…回家。”夏丽娟心口一揪,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却只能在视频中安慰儿子:“你在奶奶家乖乖的啊,再过几天爸爸妈妈就接你回家啊。”

孙丽娟,94年的姑娘,担负着社区夜班值守任务。因为夜间人少,所以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多是在深夜。半夜里,迷迷糊糊眯着的孙丽娟,经常是电话铃一响,就从椅子上蹦起来,听清楚指示后,直奔小区,联系相关人员,送他们回家或是上转运车,详细记录他们的信息,并叮嘱相关注意事项。有一次,她一夜接了6个人,接完所有人已是早上七点,天都大亮了。

龙山社区的抗疫“娘子军”,只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万千巾帼力量的一个缩影。有更多的“她”,无悔奉献,冲锋在前,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守卫疫情防控防线,撑起了疫情防控战线的“半边天”。

芦芸

标签:
责编: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