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6月25日,以“建最美城市客厅,绣精致建邺画卷”为主题的第二十九届南京城市治理圆桌论坛在建邺区成功 举办。此次论坛由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主办,建邺区人民政府承办,省、市、区各级领导和来自城市治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参与交流研讨,共同探索以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城市治则百姓安,精细治则生活美
当前,随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对主观感受和价值追求的重视,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而建邺区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城管局全面指导下,持续守牢民生福祉这一“生命线”,始终保持“精管善治”本色。
建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郁健在致开幕辞时表示:在城市治理方面,建邺区逐步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与人文关怀良性互动的治理新路径、一种政府主导与群众共治协同高效的治理新方式和一套科技赋能和能力提升相互支撑的治理新体系,推动建邺区实现从稻田菜地到服务人口超过53万的国际化新区的“蝶变”,亦以现实实践生动诠释了“城市治则百姓安、精细治则生活美”这一真谛。
建邺念好城市治理“三字诀”
建邺区城市管理局局长陈玮在交流城市治理工作经验时表示:建邺城市治理工作中,一贯遵循治理范围“横向覆盖”,举措“往下扎根”,幸福感“向上攀升”的思路。在探索实践中,突出三个方面工作。
目标“准”。紧紧围绕“最美城市客厅”的奋斗目标,量化“三率五数”,即: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主干道机扫率、道路整洁优良率;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数、精品(特色)街巷数、新改建公厕数、升级改造中转站数、市政绿化工程数,变“模糊考核”为“量化考核”,为实现城市治理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指明方向。
标准“高”。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必须匹配以“一流治理标准”,建邺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无尘街区”,重点区域内道路管理等级全面提档升级,保洁作业标准由“一冲二扫三洒”提升到“一冲三扫五洒”,匠心独具“绣”出了城市亮丽图景。
成效“实”。持续开展街巷整治、垃圾分类等“七大民生实事工程”,分别创建省、市级城市管理示范路2条、示范社区3个;完成重要节点亮化工程11个;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81.45%、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设(划)停车泊位、道路停车泊位约4.4万个,用心用情做好“城市管家”。
城市治理体现“力度”彰显“温度”
建邺区始终怀揣“人民情怀”,大力开展街巷整治同时,在美观有序的基础上,打造特色街巷,最大程度为“老南京”留住“乡愁”。打造银杏里、喵喵街、移动街景主题街巷等一批文化艺术街区成为新的“文化高地”,让老城“烟火气”和新区“繁荣景”和谐共生。以“国际客厅”、“绿色客厅”、“精致客厅”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建设,高效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灵活嵌入绿化小品和景观照明,扮美白昼,点靓夜空;把“促群众共治、让群众共享”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历时七年,更迭三届,近310人次的公众委员“智囊团”,与建邺区政府协同推动解决了近百余件群众身边“最重要的小事”,让“共治共享”的工作导向成为市民可感知的生活红利。
城市会“思考”,“更新”赋能效
作为南京接轨国际的前沿,“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是其应有之意,建邺区站在未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治理角度,充分发挥“信息服务高地”的本质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治理“智慧大脑”,创新布局治理应用场景,构建智慧渣土、智慧停车、智慧环卫等管理平台,利用高科技丰富治理手段,实现实时监管、数据集成、智能分析,有效纾解了群众停车难等众多城市治理“痛点”,也让智慧治理成为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能级”。
八大智慧+体系,建邺城市治理未来可期
迈入新时期,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崇高使命催人奋进,建邺区将继续以打造“最美城市客厅”为目标,以夯实“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更加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更加全面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更加靓丽的市容景观管理体系等8大智慧+体系,以求建邺始终拥有可以聆听的故事、可以感知的温度、可以安放的生活、可以展望的未来。
通讯员 吴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