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城管门前三包执法有妙招
2020-12-15 16:3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城市治理关乎每一位市民朋友,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民城管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更好地突出六合区城市治理工作的成效及亮点,今天发布会特邀请市、区、街三级公众委员们来对六合区城市管理执法进行现场指导,门前三包执法和从垃圾分类执法两方面组织现场执法观摩。

  首先对水果店进行现场执法,并对店家占道经营现象完善应对措施;其次对对饭店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其垃圾分类设施、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及相关垃圾收运台账等内容,从而带动其他饭店自觉分类,引导大家适应新的分类方式。六合城管将携手广大市民,共创和谐美丽家园,做好垃圾分类及门前三包执法保障工作。

  案例一:福广街门前三包执法

  六合城管为店家送上“门前三包警戒线”,倡导店家自治管理入室经营以线为“界”。市、区、街公众委员首先来到了位于六合老城区的福广街,各类水果大量上市,针对辖区水果店、便利店聚集路段的倚门出摊、占道经营行为增多,管控效果不佳的状况,六合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三网格的队员们创新管理办法,为辖区零售店聚集的福广街沿线每家店铺送上了一条“门前三包警戒线”,城管队员和商家共同将“警戒线”张贴在“门前三包”规定的室内经营与店外经营界限上,时刻提醒店家切勿越线经营,违者将接受城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这条不足200米的路段,聚集了六合主城区三家规模较大的水果店和一家大规模的零食店,每天人流量非常大,店铺老板为了促进商品销售,经常会把水果、零食搬至门外屋檐下的人行道上进行展示,招徕顾客。据六合城管第三网格负责人介绍,部分商家总是以不清楚“门前三包”规定禁止超门窗经营的界限为借口,屡次将商品放在屋檐下的人行道上进行展示和售卖。南京市“门前三包”的管理规定要求,沿街商铺店家不得将经营物品超过商铺卷帘门的垂直投影外经营售卖,而不是很多店铺误认为的店牌店招投影区域或屋檐外侧下方区域。六合城管第三网格负责人告诉记者,城管队员巡查管理时,要求店家进行整改,然而店家习惯性“打游击”,城管队员刚离开,超门窗经营又恢复原样、屡禁不止。对此,六合城管第三网格队员们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门前三包”规定,制作了写有“遵守门前三包管理规定、禁止超出门窗占道经营”的警示线,对沿街店家进行张贴,明确告知店家超出“警戒线”经营即为超门窗经营,如有违反,将依法查处。“门前三包”能否有效落实,决定了街面市容环境秩序的档次。城管部门希望通过此举,引导提醒商家牢记入室规范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容秩序。”下一步,六合城管执法队员将在日常巡查中严格做好管理,一旦发现商家仍有超出门窗越线经营行为,立即立案查处,督促店家履行城市管理门前三包责任义务,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沿街环境。

  案例二:园林东路垃圾分类检查执法

  为贯彻《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六合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环卫中队本着“七二一”的原则,即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深入服务到普通餐饮企业。本次观摩了对品鱼码头园林东路店的垃圾分类执法检查,执法队员在园林东路品鱼码头开展了餐厨垃圾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了店家的垃圾是否进行四分类,并对店家进行了法律法规宣传和告知。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店家必须要安装油水分离装置,将厨余垃圾的残渣进行袋装,如果没有,必须按照要求安装。分离过后的袋装厨余垃圾,怎么处理呢?是直接装进垃圾桶里,还是放在店外等着清理呢?环卫中队中队长余兴东告诉公众委员们,厨余垃圾的收运都是直收直运,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店外是禁止设置垃圾桶的,您可在店内设置厨余垃圾桶,用来盛放油水分离后的残渣,每天在规定时间段环卫公司会安排专业车辆进行专项收集,现阶段收运都是免费的,一定不可以将垃圾桶放在店外,不然就违反了“门前三包”规定了。此外《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中提到,餐饮经营者应当在餐饮服务场所设置不剩餐的醒目标志,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盘行动,点多少吃多少,避免造成浪费现象。对于其他垃圾,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环卫中队中队长余兴东告诉公众委员,这个就简单了,其他垃圾也是禁止在店外摆放的,原来由哪家单位负责的,还是由哪家分类收集和运输,现阶段主要收运主体是物业公司或者环卫公司。

  公众委员座谈会

  观摩结束,六合区城治办邀请市、区、街三级城市治理公众委员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进行了座谈,会上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进向公众委员们汇报了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情况和管理中的好的做法。与会的公众委员对我区城市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对我区门前三包“警戒线”工作和垃圾分类采取的“用创新整治的方法”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希望我区能够进一步深化城市治理工作,落实常态化管理举措,积极推进六合治理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区城治办对公众委员现场提出的建议一一给予了答复并做了记录,从建议中了解民意,争取市民群众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城市管理者投身城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讯员:孙勇、林超、余兴东

标签:案例;三包;垃圾分类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