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通讯员 张垚 周宗江)“云剑-2020”专项行动期间,连云港市海州警方准确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刑事犯罪新变化,通过半年多缜密侦查,辗转全国六省九市,成功破获了全市首起以疫情后政府补贴为由“民族资产解冻”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何为“民族资产解冻”呢?1979年5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解决资产要求的协议》,根据此协议,中国大陆居民和单位被美国政府冻结的资产,将由美国政府于1979年10月1日全部解冻。中国银行还发布公告,要求凡持有被美国政府冻结资产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限期向中国银行办理登记。但随后一些不法分子就披上“资产解冻”的外衣,编造能当年兑现巨额民族资产的幌子开始实施诈骗。如今,该类诈骗通过引入传销手段、伪造公文等让受害人进入圈套,再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导致违法犯罪扩散快、影响大、涉及人群多。近年来,虽然公安机关一直保持了严打高压态势,但该类诈骗案依然屡屡发生。
2020年5月,海州警方在梳理近期网络诈骗线索时,发现居民王某的微信及银行账户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资金汇入,且汇款大多备注“某某团队”、“某某团队400*20”等字样,行为与民族资产解冻类十分相似。情况异常,侦查员于是随线追踪,进一步获取了王某加入的“13分会群主群”相关聊天记录,判断王某极有可能参与了民族资产类诈骗团伙,并在团伙中负有重要作用。据此,海州警方遂报请连云港市反诈中心,成立了专案组,携手展开侦查。
经进一步工作,专案组发现海州居民王某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款项后,转入了广西籍许某的微信账户,后通过扩线侦查研判,赵某等十余名犯罪嫌疑人逐渐浮出了水面。专案组认为这是一个以赵某为首,丁某、许某、陈某等人为骨干成员,打着“疫情后政府补贴”的旗号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遂通过资金查控等方式顺藤摸瓜,逐步弄清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资金链条等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在黑龙江、山西、广西、江苏等六省九市的活动轨迹。
充分掌握该团伙犯罪事实后,专案组遂于6月7日兵分四路远赴广西、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地展开抓捕行动。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他们架网守候,成功抓获了骨干成员丁某、许某、陈某3人。此后,海州警方又奔赴多个省市、历经5个多月持续侦查,陆续抓获了覃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涉案资金50余万元。然而,让专案组成员深感意外的是,这些犯罪嫌疑人竟然都是50多岁、学历低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妇女,且被抓时还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法,有的甚至还反问民警:为什么抓我?
到案后,面对民警的批评教育和大量铁一般的事实,嫌疑人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最终放弃抵抗,陆续交代了犯罪事实。该团伙组织者声称:国家为了补贴老百姓,搞了一个项目叫“疫情后精准扶贫生活补贴”,只需缴纳20元的制卡费,每个月即可领取3800元生活补贴,且可连续领取十年,目标主要为年龄较大的人群。其间,主要采取以少聚多手段,利用受害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来骗取极大数量的受害人。
海州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办案民警介绍,赵某等人为骗取受害群众的信任,专门伪造国家扶贫机关工作证件、国家公文等资料,让受害群众对该项目深信不疑,同时充分把握受害群众“以小博大”的心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团伙成员,短短的3个月微信群聊便发展到上百个。该组织在全国设1个总会18个分会,其中连云港地区为“13分会”,分会长即是总代理下面的一级代理人,同时还设立了督查部,防止群内人员对其发表不当言论。然后,该组织通过树状扩散的方式,疯狂发展下线会员,案发时全国受骗群众已达2万多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到案当天,犯罪嫌疑人即被警方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海州警方已将抓获的10名涉案嫌疑人移送给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让人交钱的,不管钱多钱少,都是诈骗。国家发放扶贫、救济款等均通过官方途径、使用对公账户。因此,对于声称低成本投入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并转款至个人账户的投资理财项目,全是诈骗!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以免遭受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