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盱眙法院认真做好涉家庭“小”和“老”案件审理,依法护佑家庭,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庭细胞组织健康运行。
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尽可能体现人文关怀。日前,盱眙法院采用“圆桌审判”方式审理一起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件。庭审过程中,法官、公诉人及未成年人的父母亲、辩护人在圆桌前都语气平缓,态度和蔼,氛围就像在开一场“家庭会议”。今年初该院创新对涉少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父母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他们运用正确方法教育子女。盱眙县有30多万人外出务工,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为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盱眙法院先后在辖区镇街设立留守儿童教育维权基地。法官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了父母联系方式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卡,设立亲情热线电话,发放爱心联系卡,定期到基地开展主题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治宣传、答疑解惑;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针对个别长期不正确履行监管教育义务的留守儿童父母,该院还创新发出全国首份关爱留守儿童督促令,督促留守儿童父母不定期回家看望子女。
在关心呵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注重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不久前,该院少年(家事)审判庭负责人丁德平到辖区穆店镇永华村,现场开庭审理朱老汉与7个子女的赡养纠纷案件。今年已经86岁的朱老汉,因年高体弱不能独立生活,多次与7个子女协商,请求轮流将其接到各自家中赡养,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朱老汉便到盱眙法院“告状”。案件受理后,为了维护老年人权益,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承办法官丁德平决定把庭审设在该村村委会广场,开展巡回审判,让村民现场评判朱老汉7个子女的做法。经当庭调解,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负责人的见证下,最终原告朱老汉实现了自己的诉求。庭审结束后,结合本案案情,丁德平向旁听群众宣讲了《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村民学法守法用法。近三年来,盱眙法院已经审结400多件赡养类案件,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通过运用“公正的法,善良的心,人间的情”的说教方法,全力钝化矛盾,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结案,解除老年人后顾之忧,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
通讯员 费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