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达艺思之二十七
2022-04-24 19:3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言恭达  
1
听新闻


恭达艺思之二十七

言恭达

  ▲文学艺术应始终坚持走大道,行正路。传统文化中有天下之说,有铁肩担道义之说,中华文化审美中不管是优美还是壮美,终极指向崇高美,崇尚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忧患现实。在西方现代文学中也强调现代意识,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就是我们一贯主张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而不是“经本主义”或“官本主义”。因此,关注社会、关怀人生是文学艺术最基本的底色,是文学艺术的“大道”。最高的平衡、最高的境界就是“道”,道是自然法则,是人文终极关怀,是文化核心价值。

  ▲王国维“三重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主张“有我”“无我”的境界,提出要善于“写境”与“造境”。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格者,人格也。有人格者才有诗格、文格、书格。格的高低分出人的轻重、厚薄,也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尺度。好作品均有核,格就是作品的核,有核才有生命力,才有根。格,带给我们关于尊严、关于信仰、关于爱和美的联想。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此乃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首禅诗,道出爱的三层境界,值得玩味。在“白鹭立雪”的图景下,愚人只看“鹭”,仅相爱而已;聪者见到“雪”,便是相契;唯智者观“白”,达到“相印”无间,此是爱的最高境界。

  ▲书画重在境界,非可以形似论之。六法中最要紧的是“气韵生动”。一靠创作意境,二是笔墨情韵,方可下笔落墨,辄饶奇趣,苍古高逸。创作意境,以意为主,意造境生,书法相对易得。

  ▲书法是我们可贵的人生符号。书家要有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舍得放弃,耐得寂寞,经得诱惑。著名作家刘震云有这样的“九字经”——走正道,无旁骛,不着急。中国历代优秀书法经典显示着中国人借以彰显的生存意义与底色的价值之源、文化道统,这也是当今我们应加以珍惜、弘扬与创新的精神之魂、民族血脉。

标签:境界;文学艺术;底色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