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多元兼蓄、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将更加繁荣,文旅产业高端化国际化优势更加彰显,具有辨识度和知名度的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海洋旅游业对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加显著,让“水韵江苏”文旅品牌享誉海内外,魅力沿海成为展示中华文明风采、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坚持生态优先,培育“生态绿+海洋蓝”滨海生态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利用滨海滩净湾美、岸绿林茂、鱼鸥翔集、鹤舞鹿鸣等优越资源,放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效应,贯通联动连云港“蓝湾百里”、盐城“生态百里”、南通“缤纷百里”滨海精华段,构建高品质多样化滨海生态旅游线路产品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乡璀璨珠串。《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支持沿海地区立足地域、人文、风光特色差异化发展,做优“一城一品”“一镇一特”“一村一景”,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等优势的滨海港城、镇村。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文旅产业支撑和数字科技赋能。《实施方案》提出,聚焦推进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海洋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路径,加大集群化发展力度、提升数字化发展能级、拓展融合化发展路径,创新打造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旅游文创等文旅融合业态产品,丰富“渔港+旅游”“海洋新能源工业+旅游”“海洋体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业态产品,构建滨海魅力文旅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