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1月12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数据获悉,截止11月11日,江苏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37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1%,用电量数据填补了疫情引起的下降缺口,年内累计首次转正。
自省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以来,江苏积极落实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快速恢复,制造业全产业链持续回暖,展现了强大韧性和强劲的发展后劲。
用电量是经济晴雨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仅一季度,全省用电量同比下降13.2%,制造业和服务业均面临巨大困难。“往年9月、10月及11月的用电量增速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是今年依然保持在7.5%-8.5%之间,超出过去六年同时期平均增速近一倍,可以看出江苏经济从恢复期进入增长期。”国网江苏电力发展部主任陈晟说。
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是南京栖霞地区一家水泥生产企业。自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提出后,该企业国内订单数量大幅提高。进入10月,该企业更是不间断作业生产,用电量同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18%。
“目前我们正在持续加大生产。今年国内市场恢复得非常快,所以我们在加紧采购原材料,制定方案扩建生产线,满足市场的产品需求。”该企业电气负责人常家明说。
该水泥生产厂是江苏制造企业恢复的一个缩影。作为制造业大省,截止10月底,江苏制造业用电量累计增速较二季度末大幅回升4.5个百分点,31个子行业中有1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受政策及疫情刺激,绿色产业、5G产业、医疗产业快速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新能源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和医疗设备制造等累计用电量增幅分别达到212%、34%、18%、15%。
“10月以来,受国际疫情进一步蔓延影响,国际纺织业订单出现从印度、东南亚向国内转移趋势,我省纺织业及服装服饰业用电量跌幅持续收窄。纺织业作为江苏重要行业及用电大户,有望成为拉动电力继续增长的新动力。” 陈晟说。
在制造业全面持续向好的同时,江苏第三产业也实现快速恢复,8至10月累计用电量2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速高达12.3%。期间,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信息技术服务、公共服务等8项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全部为正,标志着江苏居民生活、消费、服务行业已经基本摆脱疫情影响。此外,截至10月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累计增速3.13%,标志着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始终把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企业抗击新冠疫情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国家各项电费减免政策,累计节约企业用能成本94亿元。进一步深化电力大数据应用,依托江苏能源云网,为政府部门提供投资、消费、外贸等电力场景指标分析查询,支撑政府精准宏观决策。同时,为企业用户提供上下游产业链景气度、行业产能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等数据分析,累计推送能效诊断分析报告4.6万份,助力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保障地区安全稳定供电。目前已累计投资电网建设218.2亿元,带动全省上下游企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近10万个。国网江苏电力还安排4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助力企业节省电力成本建设投入,全面推广“特快电力”服务,全省用户平均接电时间较上半年降低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