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王羲之:散淡而又理性的政治家
2020-11-09 09: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有春读史》,今天要告诉你“不一样”的王羲之。

  据《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司徒王导的侄子。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官任淮南太守,在晋元帝司马睿过江、在建康(南京)建立东晋政权过程中,还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首创其议”的,说明王旷与王导等人一样,对东晋王朝的建立是有功的。

  王羲之所以很出名,为历代人们所崇拜,可能主要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艺术,但除了书法造诣,可能与发生在王羲之身上那种平常人所难遇的种种趣事较多也有关。

  第一件事:啖牛心炙。王羲之小时候“讷于言”,不喜欢讲话,也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13岁那年,王羲之因为朝廷要员周顗yǐ亲自捡菜给他吃而在士大夫阶层传开、在社会上传开,一下子出名了。

  这天,王羲之可能是随着父亲一道,来到尚书左仆射周顗家去拜访。

  这个周顗就是当年“新亭对泣”的主角之一。周顗、庾亮等人在“衣冠南渡”、来到建康生活后,虽然已经在新建立的东晋王朝生活了很长时间,但仍思念在西晋国都洛阳的生活。每次遇到美好日子,他们就互相邀请,在新亭(今南京江宁区境内)这个地方聚集,边赏花边饮酒作乐。这天,周顗在朋友中间坐着,不由自主地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景与洛阳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北方的大好河山被外族人占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听了都相视流泪。此时,只有王导义气豪迈地说:“我们应当戮力效忠朝廷,早日光复河山。怎么可以作楚囚相对而泣呢?”王导一席话,惊醒了大家,使大家重新鼓起了信心,增添了力量,要为建设新王朝努力工作。

  再说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当13岁的王羲之来到周顗家串门时,周顗觉得这个小孩子很有灵性,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找好东西给他吃。当时人们喜欢吃“牛心炙”,实即一道卤牛心的卤菜,周顗在招待客人时,当然有这道大菜了。在其他客人还没有品尝到卤牛心的时候,周顗就亲手用刀先割一块牛心肉片给王羲之吃。在座的达官贵人们都觉得这孩子太有面子了,能够被当朝尚书大人周顗如此高看一眼,亲手割熟牛心肉片给他说。从此,少年王羲之的名字开始在上层人物的“朋友圈”中传开来了。

  “牛心炙”典出《世说新语·汰侈篇》。是说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有一头能快走的牛叫“八百里驳”,王恺极为珍视,牛蹄、牛角经常磨得晶莹发亮。一次,王恺和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王济两人比射箭技艺,结果王济赢了这头牛。只见王济“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王济“一脔便去”。王济赢了一头牛,但只吃一块牛心肉片。说明从西晋开始,门阀大族生活豪侈、斗富成风,“王恺与石崇斗富”也是当时出了名的。

  “牛心炙”典故虽然发生在西晋时的洛阳,但到了定都建康时的东晋,上层社会仍然享用着这道用牛心做的佳肴,让这道菜的做法也过了江。今天南京市的卤菜业之所以发达,诸如盐水鸭、六合猪头肉、干切牛肉等,说不准就是受“牛心炙”启发而逐渐形成。

  第二件事:垣腹东床。东晋王朝当朝太尉郗鉴的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家的年龄,当然要讲究门当户对了,郗鉴一心想与王家结一门亲。东晋王朝虽然由司马氏执掌,司马睿是东晋的第一位皇帝,但前期主要由王导、王敦、王旷等一帮王家人帮他创建、打理江山,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郗鉴已经是太尉官职,在朝中也是掌握要害部门,如果与王家结亲,将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年的夏天,郗鉴让得力门生去向宰相王导报告。说明来意后,王导就让来人只管到东厢房去挑选,看中谁就是谁。

  王家的公子们一听说郗太尉家要来选拔“乘龙快婿”,大都有些小激动,梳洗整洁一番,等待来人相亲。来人将王家的东厢房各个房间巡视了一番,对王家公子们有了大致印象,回去后对郗太尉说:“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意思是说,王府的小伙子个个都很帅气阳光,但听说太尉家要来选女婿时,大都显得拘紧、不自在,惟有王羲之没当回事的样子,光着上半身,露出肚皮,躺在床上吃东西,“独若不闻”,好像从来没有听说郗家要来相女婿这回事。

  郗鉴在听完门生的汇报后,马上敲定:“正此佳婿呀”。意思是说:就选那位露出肚皮、躺在床上吃零食的小伙子。

  派人再去一打听,门生们看到的那位若无其事的小伙子就是王羲之。

  郗鉴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王羲之。

  青年王羲之又因为“坦腹东床”、被当朝太尉选为乘龙快婿一事,佳话又在朝野上下、街头巷尾传开了,成了全国的名人。

  第三件事:为鹅痴狂。在鸡鹅鸭兔猪狗羊等家禽家畜中,王羲之天性喜欢鹅。他在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离开了京城建康,听说会稽郡的乡村中有一位孤居的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可能是雄性的,鸣叫声传得很远。那时候,可能养鹅的人家很少,王羲之就派人去,要把这只老鹅买来,但那位老太太不肯卖。于是,王羲之就带着亲朋好友,一路来到老太太家,要去亲眼观赏,大家来一次美丽乡村游。

  那位老太太听说王羲之等一帮大官要到她家来看鹅,还以为他们是要来吃乡下土菜呢,但又苦于没有好的菜肴招待,就一动脑筋,现成的菜就在眼前,他们不是喜欢鹅吗,干脆把鹅杀了,来一个“红烧老鹅”招待这帮尊贵的客人。

  等到王羲之一行赶到老太太家门口时,多远处就闻到了香味,进入老太太屋里一看,红烧老鹅正冒着热气,已经上桌,只等客人王羲之他们来品尝。

  王羲之见状,哭笑不得,其他人只管大块品尝,王羲之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喜欢鹅,反而让喜欢的对象成了美味佳肴,他“叹息弥日”,一整天高兴不起来。

  王羲之喜欢鹅,一来是鹅的形象是雪白的身子与红色的脚掌、红色的鹅脑袋俗称“鹅瘤”相对应,红白相映,色彩鲜明;加之鹅的颈项又呈高曲弧形,造型优美大气;鹅又有团结合群的秉性和勇猛警惕的品性,是平民居家的安全卫士,如遇特殊情况,会发出“嘎路”、“嘎路”的鸣叫声。

  王羲之继续在关注着鹅的事情。听说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一个道士养了几只鹅,王羲之很快安排时间前往观赏,感觉很好,特意向道士请求,希望能把鹅卖给他。

  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留下墨宝,我就把这些鹅全部送给你。”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道士也想收藏,今天终于找到机会了,以鹅换书法。王羲之听说用自己的字可以换那么多只鹅,当然同意喽,就让道士拿来笔墨纸砚,认认真真地“欣然写毕”,自己喜欢的鹅就这样到手了。

  老子的《道德经》有五千言,即有五千个字。王羲之如果当场全部抄写,那工作量一定是很大的,估计要写也只能是写其中的一些章节吧?写完后,王羲之也不客气,一手交书法墨宝,一手“笼鹅而去”,用竹笼子把鹅装好带走了,像调皮的小孩子一样“甚以为乐”,开心得很。

  关于王羲之当时为道士写的是《道德经》还是《黄庭经》,目前有两个版本,《晋书》王羲之本传记载道士讲的话是:“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请王羲之写老子的《道德经》。但后来到了唐代,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诗中提到的却是《黄庭经》。诗是这样的: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是李白写给“四明狂客”贺知章的赠别诗。《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讲道教养生修仙的,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内容也很长。

  由此看来,王羲之与山阴道士的这段交往佳话,给后人留下了三个疑点:一是王羲之当时写的是《道德经》还是《黄庭经》?二是是全部书写还是摘要书写?三是当时王羲之是把道士养的鹅全部“笼”走了还是“笼”走了几只?

  但无论如何,通过对鹅的痴迷喜欢及“笼鹅而归”的神态,王羲之任性率真而又散淡的品性已经彰显无遗,至今让人仍觉得可爱。

  第四件事:为姥mǔ书扇。有一次,王羲之在绍兴一座名叫“蕺jí山”的山村办事,见一位老姥即老太太手持六角竹扇子在卖。王羲之发现老太太的生意很清冷,几乎没有发现有人来买,于是,他就上前,将老太太的扇子拿来,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在每一把扇子上面写上5个字,又全部交还给了老太太。老太太见这人不但不买自己的扇子,还在上面写字,可着急要发火生气了。

  王羲之笑着对老太太说:“你把扇子拿去卖,告诉人们,上面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每把扇子要卖一百块钱”。

  老太太虽然不一定知道王羲之到会稽任职时就是“右军将军”,所以又叫“王右军”,但她看见眼前这位先生儒雅可亲,是个读书人,不像是坏人,就试着按照王羲之的说法去做了,扯开生意人的嗓门吆喝起来:“快来买,快来买,这是由王右军大人题字的竹扇哎!”结果没多长时间,老太太所有的扇子被一抢而空,“人竞买之”。

  谁知老姥尝到了甜头,这天,又拿了许多竹扇子过来,想请王羲之再如上一次那样,帮她在扇子上题字,好卖个大价钱。王羲之“笑而不答”,委婉地拒绝了老姥的要求,心想再那样干,我们不是成了合伙人了吗?大家是不是还要来个利益分成?

  王羲之帮助别人,也是兴之所致,没有考虑那么多,虽然散淡洒脱,但在分寸和度的把握上还是恰到好处的。

  第五件事:兰亭作序。王羲之的书法,最早擅长的是隶书,时人称为“古今之冠”,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堂伯父王敦、王导十分器重这位“佳子弟”。王敦曾经称赞王羲之:“汝是吾家佳子弟”,与当时已经有“重名”即声名远著的阮裕不相上下。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后世名声最大的,不是单纯的隶书,而是全面发展,兼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冶诸体于一炉而自成一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行书,其中以《兰亭集序》最为著名。

  王羲之自从离开京城建康、来到绍兴任职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片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并打算在这片土地上养老。当时的许多名士都在山间筑室居住,如谢安在未当官前就如此。当时的名士如孙绰、李充、许询与和尚支道林等都与王羲之关系较好,相互往来于山水之间,吟诗作赋唱和,饮宴酬唱,好不惬意。

  东晋穆帝司马聃dān永和九年(353年)的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走出蛰伏了一个冬天和初春寒冷的家门,开始到户外踏青,祈求幸福吉祥。

  早在周代,政府就规定,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令会男女”,大龄未婚男女可以到户外的水边草地上踏青相会,双方互相看中了,可以私定终身。《诗经·郑风·溱洧》就生动地描写了这种场面。如果说中国有“情人节”,农历的三月初三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而决不是传说中的七月初七“牛郞织女”鹊桥相会。如果硬要给七月初七牛郞织女相会挂上一个节日的头衔,那也只能称为是离散家庭的“团圆节”,并且是凄苦的短暂团圆,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控诉。其实,这一天除了是牛郞织女全家短暂团圆传说之外,其真正的节日名称应是女儿专属的“乞巧节”。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在月亮底下祭拜月亮,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让我们从“七月七”再回到“三月三”吧。

  到了晋代以后的李唐王朝,三月三日“上巳节”到郊外踏青的风俗更是盛行,杜甫的《丽人行》诗开篇有这样四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首长诗描绘当时皇宫贵族的贵夫人们到郊外踏青的盛况,反映朝廷外戚势力“炙手可热势绝伦”的社会现实。

  再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这一天,王羲之与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要员来到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实际上也是一次文人雅集。这个活动有个特点,一定要到水边去嬉戏,通过流水来祓fú除不祥、祈吉纳福。王羲之他们当时是做了“曲水流觞”的游戏,并以此饮酒作诗助兴。活动过程中,大家吟诗作赋,最后结成诗文集《兰亭集》,王羲之为文集作序,这就是作为书法艺术品和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的产生。

  《兰亭集序》全序28行324字。从书法艺术角度看,气韵生动流畅,每个字的大小参差不一,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的字似楷书却不呆板,有的字看似草书却又不张狂怪奇,一篇序就是一幅完美的书法艺术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艺术价值之高、其影响之深远,不仅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在普通百姓中也享有一定的知晓度。

  通过以上五件事,我们可以想见,王羲之作为东晋门阀大族中走出来的风流人物,其知名度与大众关注度是达到了彼时的最大时空范围。今天我们通过这五件事,还可以进一步领略到王羲之为人的“散淡”“豁达”与“超然”的优良秉性。

  长期以来,书法艺术家王羲之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人们常常忽略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王羲之人格形象的另一面,王羲之为官从政的政治才能也是值得人们关注了解的。

  日常生活中,王羲之首先是一个由王氏门阀家族走出去的官场中的一员,是一位政府官员。他的《兰亭集序》一文,通过书法艺术来对士大夫雅集一事进行记叙,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东晋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如何“俯仰一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死观。《兰亭集序》通过这短短的三百多个字的或隐或现,体现了他感性中的理性一面,充斥着艺术氛围中的政治要素。两年后的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羲之因政治理想难以实现,遂称病弃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王羲之的政治军事才能及其忧国忧民的胸怀,我们除了在《兰亭集序》中读到,最直接的就是通过他“右军将军”这一头衔就可以得到解释。秦、汉以来,军队中有前、后、左、右、中将军不同设置,但他们都是领兵打仗的军官。王羲之的右军将军头衔,至少相当于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吧?

  王羲之的政治才能,很早就体现在他主动协调殷浩与桓温的矛盾方面。

  殷浩早年富有见识广博、清明高远的美誉,酷爱《老子》,隐居十年不仕。后来接受实际掌握政权的会稽王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征召,拜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大司马桓温因为消灭了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势力逐渐做大。为了抗衡桓温,司马昱有意栽培殷浩,令其参预朝政。因此,桓温和殷浩的两股势力,加剧了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

  王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写信给殷浩,进行劝阻和调停,但殷浩“不从”。

  永和五年(349年),十六国中的“后赵”皇帝石虎病死,诸子争位,关中大乱。东晋朝廷决策趁乱北伐,拜殷浩为中军将军。王羲之认为此番北伐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他指出:“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自寇乱以来,朝廷中掌握要权的人,“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但却使国家的“根本”疲竭不堪;他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王羲之书信虽然讲得明白有理,但殷浩根本不听。

  王羲之同时又给会稽王司马昱写信,重申自己“不宜北伐”的主张。他指出:“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时!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他劝司马昱“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不要发动北伐,做好江淮防御,筑牢国防线。但王羲之的意见并未被采纳。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和洛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中计,兵败许昌。桓温趁机上表弹劾,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流放东阳。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归桓温,司马氏政权进一步被架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进一步了解,会使我们对《兰亭集序》中出现的“老庄思想”就不难理解了,其中暗含了王羲之报国无门的无奈心声。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享年58岁,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朝廷当时要追赠王羲之为金紫光禄大丈夫,但王羲之的儿子们遵从父亲生前的嘱咐,拒绝了朝廷的追赠。

  通过王羲之对东晋政权“北伐”问题的认识及协调化解朝廷要员之间的矛盾这两件事,从国家利益和关注民生角度审视,我们心目中的王羲之,应该不仅仅只是一位“大书法家”而已,他还是一位富于理性思考和战略眼光的“右军将军”,是一位关心国运昌盛和民生福祉的政治家。

  束有春

  2020年11月8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王羲之;王羲;老太太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