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520深度系列│舞蹈学院: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
2022-06-11 16:38:00  来源:新华鉴藏微信公众号  作者:徐曦  
1
听新闻

  南艺舞蹈学院,是南艺大家族里最年轻的院校之一。前身是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于1970年成立的舞蹈科,2004年成立舞蹈系,2007年更名为舞蹈学院。设有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教育4个本科专业;“舞蹈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院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设有舞蹈理论与美学、中国现当代舞蹈史、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教育5个硕士点,设有“中国当代舞剧研究”博士点。“音乐与舞蹈学”被选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成立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并先后建立江苏民间舞教学与创作实验室、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资源库及创作研究平台。

  学生舞蹈排练

  在今年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的开幕式上,舞蹈学院以三场优秀的现场表演——《悠然见南山》、《秋熟》和《扣人心弦》掀起了现场活动的高潮。其中,女子群舞《秋熟》以描述江南女子的劳作过程为主题,向观众展示了毕业季“丰收”的喜悦。这是一件以劳动人民为创作题材的舞蹈作品,也迎合了南艺舞蹈学院今年“为人民而舞”的创作主旨。

  女子群舞《秋熟》

  编导:关健、郭罗乐

  演出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作品说明:创作于2021年7月,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并完成作品首演。该作品灵感源于吴晓邦先生的画作《秋熟》;以江苏民间舞蹈为主要元素,巧妙结合莲湘和扇子的道具运用,通过“打麦”与“耕种”等多种主题动作设计,展示了江南女子勤劳果敢、勇于奋斗的淳朴品格;“麦子熟了,女人美了”;繁忙劳作的身影在金波闪闪的麦浪中翻腾起舞,激昂嘹亮的歌声在麦田中悠荡,辛勤的汗水承载着禾下乘凉的梦想,丰硕的硕果述说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熟》顾名思义,代表着‘丰收’,是以原生态舞蹈为基础,结合一些舞台化的设计和改良,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来表达情感。同时,‘秋熟’代表着收获,我认为这样的主题在毕业展演上呈现,非常的契合。”南艺舞蹈学院院长许薇告诉记者。

  《曙光·月夜·潮涌起》

  编导:来静璇

  指导教师:来静璇

  作品说明:在南艺建校110周年之际,聚焦综合院校的优势,将“闳约深美”的校训精神通过肢体形式的转化抽离、叙述。在雕塑、视觉传递、音乐配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烘托之下,将舞台空间进行重组和建构,制造出诗意流动的独特呈现效果。对这所有着百年记忆历经风雨的的艺术殿堂致以敬意!

  据介绍,本届毕业演出,舞蹈学院除开幕式现场演绎的三个作品以外,在线上同时呈现了几大专业不同主题的毕业晚会,以及精选优秀作品集锦。

  为庆祝建校110周年创作的《曙光·月夜·潮涌起》,取材于徐州汉韵文化的作品《优戏》,以及提炼了南京文化元素的舞蹈诗剧《南京轶事》等作品,都是结合了不同的文化编排创作的舞蹈作品。许院长告诉记者,在这些具有校园和地方文化特色作品的排演中,使学生们增加了对学校的感情,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

  群舞《优戏》

  编导:张立夫、王亮

  指导教师:王亮、张立夫

  作品说明:取材于徐州汉画像百戏图中的俳优形象,通过对其体态特征和人物背景的描绘,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塑造了俳优舞俑这样一群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是乐观、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对艺脉相承的一生初心。作品获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

  现代舞编导专业编排的作品《曙光·月夜·潮涌起》讲述南艺建校百年故事,用肢体语言转化抽离,结合雕塑、视觉传递、音乐等多种视觉艺术配合,用现代舞的形式向学院的前辈们致敬,向母校致敬,同时,多元化的表现手法也体现出综合艺术院校的特点。

  舞蹈诗剧《南京轶事》

  编导:王佳维

  指导教师:许薇、王佳维、陈静、邹军、宋宁

  作品说明:由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许薇编剧、王佳维总导演、舞蹈学院师生共同创作表演的一部集体作品,共分《六朝古风》(古代南京)、《金陵记忆》(近代南京)、《南京符号》(新时代南京)三个篇章,该剧将南京建城历史、民俗文化、社会热点、人文趣事、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新时代南京精神融入创作,以舞蹈诗剧的形式再现南京城在千年历史中的变革与发展。作品分别荣获2021年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长剧类)剧目一等奖,成为2021江苏省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剧(节)目资助项目。

  舞蹈诗剧《南京轶事》,演出演员近70人,时长85分钟。作品通过对南京文化的梳理,不但对南京历史进行了回顾,还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南京的一些重要发展阶段,同时也描述了当代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整场演出以点串成线,形成了一个灵动的南京图鉴。学生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部作品,使他们更加热爱南京这个第二故乡了。

  舞蹈诗剧《一粒种子》

  编导:2018级中国舞编导系

  指导教师:邹军、陈静、王佳维、宋宁

  作品说明:秉承着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作初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坚持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立场的奋斗目标,点明人人都要做一粒好种子的理想信念。本剧以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为文本依据,进而塑造更为立体的中国形象。借此作品缅怀这位民之福泽、国之功勋,从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起步,化星辰,照四方,演绎新时代中国新特色社会主义的峥嵘岁月。

  中国舞编导班原创的毕业舞剧《一粒种子》取材于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古典舞专业则以《肆年舞载》为主题开展毕业演出,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四年来努力的成果。其中,作品《雨花石的等待》创作灵感来源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真实故事《半个世纪的等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舞蹈,传递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信仰,同时,这个作品也是我们学院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典范。”许院长说。

  《雨花石的等待》

  编导:孔德辛、郭海峰、冀晓春

  指导教师:许薇、冀晓春

  作品说明:以南京雨花台烈士许包野与妻子叶雁萍的故事为创作背景,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时期,烈士许包野毅然舍小家,奔赴革命,独留妻子一人于家。妻子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等来的不是与丈夫相守余生,而是丈夫早已牺牲的消息,此时她独自白头。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烈士许包野夫妇为革命作出牺牲的深深敬意,更讴歌了雨花英烈精神给人们带来的信仰的力量。该作品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乙组一等奖。

  南艺舞蹈学院在多年来提倡刻苦奉献精神的教育理念下,硕果累累。学院连续3年拿下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学院师生在“荷花奖”、全国舞蹈展演、“桃李杯”展演等国家级舞蹈赛事展演中获得令人瞩目的佳绩。师生原创舞蹈作品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创作奖、表演奖、优秀奖等100余项,获奖师生达200人次。

  “舞蹈学院多年来一直注重思想与艺术两个方向的教育培养,同时也秉承着服务于学生、帮助于学生的教学理念。希望每一个学生不但在艺术方面能够有收获,同时也拥有一个健康正直的心理状态,这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才能更好的发光发热。今年毕业前夕,我们学院的相关领导老师积极带领学生去相关就业单位交流,希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有些帮助。”舞蹈学院副书记夏雷雷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舞蹈学院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芭蕾舞方向,这也是学院的一个新跨步。同时,许院长告诉我们,在未来的舞蹈表演中,学院还会利用更多的江苏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形成作品素材。选择更多改革开放以来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人物故事,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立志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徐曦)

标签:舞蹈;学院;作品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