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周召共和”的意义及其影响
2022-07-06 14: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这里的“周召”二字分别是指周公和召公。

  经历了夏商两个王朝后,进入周朝,实行分封世袭制更为健全,因为有了“世袭”,所以在史籍中出现的周公和召公也往往不是指同一个人,我们必须放在特定历史时期来认识。

  一般讲,我们所知道的周公和召公,就是指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与武王姬发一道打下周朝江山的那两位弟兄,他们一个名叫姬旦(周公),一个名叫姬奭(召公)。我们可以把这两位称之为老周公、老召公。

  “召公”之“召”读“邵”音,所以在后世文献中,也经常将“召公”写作“邵公”的。《后汉书·翟酺列传》中有:“昔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句。

  而在西周后期的周厉王末年、周幽王初年一道实行“共和”执政的,是这两位前辈周公、召公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周公、召公的爵号称号,这时的召公叫召穆公,名叫姬虎;周公叫周定公。惜史籍中关于周定公这位“小周公”的记载少得可怜,基本上就留了个官名而已。

  两代周公、召公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臣子的身份辅佐周天子。

  我们等来看大周公、大召公。周武王在分封诸侯时,四弟姬旦的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姬旦作为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姜尚即姜太公和召公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

  灭掉殷商王朝后,新的周王朝刚刚建立,朝廷有许多事情需要周公旦去做,而他的封地又是在鲁国,根本无法赴任,所以,周公旦就派袭其爵位的儿子伯禽去管理鲁国。临行前,他对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经很高了。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常中断洗澡,多次吐出饭菜,赶紧迎接来访的贤士,生怕他们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地,不要因位高而盛气凌人,更不要骄狂无忌。”这就是后世常为人们乐道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典故的由来,并被后人经常用以形容那些开明执政者是如何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

  周公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主张“明德慎罚”。摄政七年,周公提出并制定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基础。所以,周公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他的一生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我们再来看召公姬奭。

  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有的记载说他是周文王的第五个儿子。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北),故称召公或召伯。他也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开始被封于郾(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境内),后被封于燕(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内),都城在蓟,是后来燕国的始祖。

  与周公一样,召公也没有到任,而是派他的长子姬克去治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辅政。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姬旦分陕而治,陕原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原以西的地方归召公奭管理。成王年幼,他支持周公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

  召公在管理其采邑期间,将其辖区治理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因此倍受辖区及周边百姓爱戴。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遗迹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刘家塬中学内)下现场办公,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来解决问题,他倾听民声,亲民爱民,深得百姓爱戴。后人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亭甘棠树,《诗经·召南·甘棠》这首诗就是为此而写的。后世还留下了“甘棠遗爱”“甘棠之思”成语典故。

  召公生活于西周初年,经历了武、成、康三世,居官数十载。他为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尚书·君奭·序》中有:“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成王为左右”。《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等内容。这些记述将召公和周公相提并论,显然是有道理的。召公死于康王时期,那时,周王朝已相当稳固了。他在西周历史上的功绩,远超出“燕召公”这一称谓的范围,是那个时期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周公和召公,共同为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西周王朝初创与前期国家行政治理过程中呈现的“共和”现象的模范。这个优良传统被延续继承了下来,又在下一代周公、召公身上得到再现。我们不妨将后来出现的周公、召公称之为“小周公”“小召公”吧。

  据《国语·周语》等记载,西周王朝的统治自周穆王之后达到顶峰,而到了周厉王时期,开始出现民不聊生、贵族阶层沉湎于酒色、国运衰退现象。公元前844年,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以供挥霍,周厉王“好利”,任用荣夷公来实行“专利”,强行宣布,将山林川泽归周天子所有,不许平民入内樵采渔猎。这种与民争利的政策一出台,触犯了除皇室而外的社会各阶层利益,引起国人不满,怨言四起。周厉王拒绝接受大夫芮良夫的忠告,又将荣夷公提拔为卿士,加大“专利”力度,这一下,“国人谤王”了,举国上下,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发泄对朝廷与周厉王的不满。

  召公(即邵公,召穆公姬虎)向周厉王进谏说:“民不堪命矣!”意思是说,老百姓实再是受不了了,要造反了。周厉王听了后很是愤怒,就从卫国找来巫师,让他用巫术监视那些发表“谤言”的怨恨者,告谕全国,有敢私议朝政者,杀无赦。卫巫假托神灵,肆意陷害无辜,不少人死于非命。

  周厉王这一招虽然管用,国内诽谤的人是少了,但从此“诸侯不朝”即诸侯也不来上朝了。在政治管控的高压态势下,人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言语议论,害怕被发现而遭杀头之祸,路途相见也只能以目示意,史书称之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周厉王认为他已经“弭谤”即消除国人的诽谤了,还把这一现象当作业绩来告诉召穆公。

  谁知不但没有得到召穆公的认可,召穆公还抓住机会,反过来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治水道理来启发周厉王,对于河流山川要疏导而不是去设置障碍来堵塞,那样时间一长,就会“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主张广开言路,让上至公卿大夫,下至百工庶人的各阶层人士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召穆公进一步规劝周厉王,将原先“天子听政”的民主作风及做法告诉他:“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一句话,作为周天子,要听取来自各方面、各阶层人士的意见,甚至连那些记忆力和说唱功能强的盲人的作用都要发挥出来,让他们到民间去搜集信息,把第一手资料带到朝廷来。召穆公认为:“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老百姓“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执政者只要“行善而备败”,百姓的意见也会自然消除,不需要去壅堵的。

  但是,周厉王充耳不闻,一意孤行,致使国人“莫敢出言”。不到三年,国人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于公元前841年举行了大规模暴动,周厉王被迫出逃到彘(今山西霍州)这个地方,史称“彘之乱”,又曰“流王于彘”,即将周厉王流放到彘这个地方去了。

  周厉王的太子姬靖被藏匿在了召穆公家中,国人听说后,把召穆公的住宅围得水泄不通,要求交人。召穆公心想,我曾经激烈劝谏国王要顺应民意,但他不听,现在果真引起百姓造反,国王自己也受难了。如果现在把太子交出去被杀了,国王一定会认为我与他有仇隙而将太子交出去的。思前想后,召穆公只好采取掉包计,以自己的儿子来代替周厉王的儿子,才使太子姬靖得以脱险。

  国不可一日无君。鉴于历史上成功的先例,经朝廷商议,最后由召穆公与周定公“二相行政”,共同执掌朝政大权,年号定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这一年就是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一直到共和十四年,周厉王都没能回到都城,最后死在了彘这个地方。太子姬靖一直在召公家里长大,后来,周公、召公二相乃“共立之为王”——这就是后来的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后,得到召公、周公二相辅佐,重新修订了施政纲领,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期的好传统给重新恢复,发扬光大,同时对一些与民争利的不合理规定予以取消,“不籍千亩”,其中取消利用民力来为皇室获取粮食的规定就是典型体现,从而再次赢得了诸侯来宗周、朝拜周天子的现象。

  “周召共和”,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了里程碑式重大意义。“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历史有了纪年才成为历史。从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清晰无误,沿续至今而从未间断,为我们由此上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为我们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和历史支撑依据。

  “周召共和”,对我国后来的国体形成也产生了深远重大影响,也成了埋葬两千多年封建王朝世袭制的重要武器。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在重新唱响周王朝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理想之歌时,要建立以汉、满、蒙、回、藏5族为主的“共和”政府;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彻底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家天下、世袭制历史,历史掀开走向“共和”的崭新篇章。但我们发现,孙中山于1903年12月13日《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戏院的演说》中曾疾呼:“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从这一点看,中山先生对我国历史上早已存在了几千年的“共和”制现象认识并不充分。就人类文明发展史而言,“共和”一词最早诞生在中国,并且在周朝就有了成功实践,今日算来,“共和”年号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有2863年历史了。

  可喜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十分清晰明确地将“共和”二字镌刻在了国家政权名称中,并且建立的是由56个民族组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共和”国体,这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远影响力。

  束有春  2022年7月4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周公;共和;召穆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