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④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两个方面军”
2022-03-30 14:00: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唐悦  
1
听新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华北、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中华民族进入至暗时刻。就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向西南溃散之时,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带领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向东进发,向死而生。仅十多天后的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毛泽东在高度评价《新华日报》时指出,《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在军史和报史的9年多交融中,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了地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坚持和发展华东人民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华日报》勇作“党和人民喉舌”,成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这两个方面军,始终亲如兄弟、协同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镜头:新四军老战士的荣耀一刻】2021年春,南京江北一处幽静的干休所内,96岁高龄的李剑锋翻出一套挂满勋章的浅灰色军服郑重地穿上,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

  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他就穿着这身特制的新四军军装,作为抗战老兵代表接受检阅。那一天,也成为李剑锋此生最荣耀的时刻。“我代表的不是自己,是千千万万牺牲的抗日战友。”李剑锋指着左臂上的新四军徽标说。

  原28军副政委李剑锋曾任新四军第四师13旅34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穿上新四军军服,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是老人最荣耀的时刻。

  原28军副政委李剑锋曾任新四军第四师13旅34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抗日的种子,早在1938年就深深埋在李剑锋的心中。“那年四月,台儿庄战役结束第二天,日寇就到我们家乡,战火烧到家门口。我那会儿还小,但12岁的娃娃就想请战上前线,为啥呀,因为要吃饭,要打鬼子啊!”回忆往事,李剑锋脑海里涌现出许多片段:日寇的铁甲车横冲直撞,向逃难的人群扫射;一天只吃一把炒黄豆;病倒了,躺在母亲准备的草帘子上等死……两年后,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4岁的李剑锋如愿参军,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打鬼子、保家卫国、跟着共产党走”在李剑锋那一代革命者的记忆中,是最早的初心。

  【读报:迂回南京挺进敌后】

  记者日前在东战场的××遇到新×军的军长××、副军长××,知道他们虽还未与日寇正式接触,但早在1月前,已派遣一个××支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挺进到敌人的后方迂回……

  ---- 1938年7月5日《迂回南京》

  1938年7月5日新华日报发表《迂回南京》

  1938年,新四军组建后不久,毛泽东在2月至5月连续发来三封电报指出:新四军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是以溧阳、溧水为中心的茅山地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以后,要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兵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这对新四军在初创阶段确定战场位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认为,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主要是“一文一武”两个方面,“武”是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文”就是延安的《解放日报》和国统区的《新华日报》等。毛主席把《新华日报》和八路军、新四军一起,比作党的一个方面军,是因为他们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党所担负的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新华日报》和新四军几乎同时诞生,《新华日报》对新四军的成立、成长、战斗、发展的历程,做过200多次重要的报道和记录,大量战地通讯、“军事报告”,消息来源真实可信,真实展现了我国军民在敌后奋勇抗敌的伟大壮举,提高了新四军的威望。这些报道就是记录新四军光辉历程的重要文献和历史佐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接受新华日报记者专访

  经盛鸿谈到《迂回南京》这篇1600多字的通讯时兴奋地表示,《新华日报》及时准确地记录下了新四军从皖南向东进发这一关键节点。新四军组建后,立即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东进抗日。新四军先遣支队由粟裕担任司令员,于1938年4月28日从皖南歙县岩寺出发,历经艰险,5月上旬成功穿越敌人封锁线,抵达日寇占领腹地开展战略侦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教授顾永兴评价说,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在周恩来同志亲自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大势出发,积极宣传持久战理论和抗战必胜的理念,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工作。在通讯极不发达的抗战年代,《新华日报》的报道也给广大军民以极大鼓舞,提振了全民抗战的必胜信心。

  【镜头:病房里传出新四军军歌】“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100岁高龄的原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郑竹波坐在轮椅上,右手挥舞着节拍,唱起了心中最熟悉的新四军军歌。

  100岁高龄的南京军区空军原政治委员郑竹波仍能熟练地唱起新四军军歌。

  1938年,新四军在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积极组织群众抗战,扶助地方游击队。7月下旬,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授予丹阳抗日自卫总团以新四军丹阳游击纵队的番号,为以后新四军向北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出生于丹阳的郑竹波就曾任丹北人民抗日自卫总团科员、新四军挺进纵队3支队8大队政治指导员,在皖南事变后的艰苦岁月中,在苏南反“清乡”斗争中千锤百炼。因为这些经历,郑竹波离休后还曾担任江苏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一副会长。

  1939年10月,郑竹波有幸赴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参加新四军首届青年代表大会。恰巧,那里正在举行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活动。那次会议,他深深记住一句话:若干年以后,打败了鬼子,一般人可以回家,但是共产党员不能回家。“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让我深刻了解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所在,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百岁将军郑竹波和中国共产党同龄,走过百年风雨,如今,老人左脸上的伤痕仍清晰可见。战争年代多次身负重伤,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郑竹波总结了四点革命体会:“胜利来之不易、一切归功于党、人民战争万岁、先烈永垂不朽。”病房中,郑竹波用微弱的声音说出震撼人心的四句话。

  【读报:并肩作战的两个方面军】

  敌人的慌张和恐惧是到了难以形容的程度,大批的敌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方法,企图扫荡我坚持在江南作战的主力……可是10月下旬以来,新×军在敌人重重包围中出入自如地战斗着,胜利的捷报不时从前方传到后方来。

  ----1939年1月21日,《活跃京芜的新×军》

  1939年1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特别报道《活跃京芜的新×军》

  从江西南昌到安徽岩寺,从东进江南到挺进苏北,《新华日报》的战地记者和特约通讯员一直随军采访,发回了众多新四军在大江南北英勇杀敌的新闻报道,完整记录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在新四军中呆得时间最长、撰写通讯报道最多的特派记者当属石西民。他采写的《活跃京芜的新×军》、《陈毅将军访问记》等战地新闻打开了大后方人民的眼界。其中《陈毅将军访问记》发表于1939年4月5日的《新华日报》第二版上,这是一篇研究敌后抗战和模范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文献。

  1939年4月5日新华日报发表《陈毅将军访问记》上篇

  1939年4月6日新华日报发表《陈毅将军访问记》下篇

  郑竹波说,从东进,到前进,军歌歌词中的递进,也反映了当时新四军东进抗战和向敌后发展的迫切希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频繁对新四军及抗日武装进行“扫荡”,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也日益加剧限共、反共活动。1939年2月,周恩来抵达皖南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确定了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1939年秋,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已由初到江南时的4000余人发展到1.4万余人。

  这段时期,《新华日报》一直紧密关注新四军战况,相继发表了《江南游击区横断面》、《新四军捷报》、《血战大江南北的新四军》等战地通讯,展示了新四军和沦陷区老百姓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的画面。

  【镜头:红色李巷的前世今生】从南京驱车80公里,就来到“苏南小延安”红色李巷。群山环抱的李巷位于溧水区白马镇东南,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南京沦陷后,这里也是离敌、伪、顽“心脏”最近的一处抗日战斗堡垒。朗朗青天、村美人和,全国各地来李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人络绎不绝。红色文化地标的兴起,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

  对红色李巷历史有深入研究的经盛鸿介绍,1938年6月7日,陈毅带领新四军一支队与粟裕在溧水会师。粟裕向陈毅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汇报。彼时的日军狂妄不可一世,经常三三两两出城到农村烧杀抢掠,这也给新四军打击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读报:江南首胜】

  到第二天(十八日),先遣支队的另外一部,正沿着镇江南面的××公路行进……不久,一辆非常漂亮的小包车和4辆大卡车先后开驶过来,就在镇江南面30里地方的韦岗展开了“截击”的白刃战。结果当时打死了敌军土井少佐和一个大尉,兵士伤亡了三十多名,夺获了步枪十余支,驳壳枪手枪各一支,一千多发子弹,还有其他的军需药品等等。

  ――1938年10月16日《活跃在江南敌区的新四军》

  1938年10月16日,新华日报第四版上发表了特别报道《活跃在江南敌区的新四军》

  这篇报道详细回顾了新四军江南第一仗——韦岗伏击战,并对指挥这场战斗的指挥员——粟裕进行了细腻的描写。经盛鸿分析道,韦岗伏击战规模不算大,但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连打败仗,苏州、镇江、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占的形势下,新四军在江南首战告捷,旗开得胜,振奋了人心。陈毅得知韦岗伏击战的捷报兴奋不已,当即作诗曰:“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不久,陈毅、张鼎丞分别率领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向苏南敌后进发,创建著名的茅山根据地。

  然而,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顾永兴表示,“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华日报》第一时间发声,对国民党这一暴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用事实真相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实行反共的罪行阴谋。当得悉《新华日报》的报道被国民党扣压后,周恩来立即满怀悲愤地写下两幅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拒检,这些刊有周恩来题诗的报纸出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不仅表达了对皖南牺牲的新四军将士无限的哀悼,而且帮助人们弄清了真相,使一切造谣者无言以对,也争取了同盟者。可以说,《新华日报》为中国共产党打开局面、掌握话语权争取了主动,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了合作者、斗争者及调停者的重要作用。

  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亲笔题词,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经盛鸿也同样认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面临特殊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宣传,让国民党的谣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新华日报》以其多重且准确的身份定位,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线的斗争,起到了喉舌的作用。

  1947年1月,新四军在山东临沂结束了其9年的军史,全部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横扫淮海,跨过长江,解放南京。1947年2月28日,因内战全面爆发,

  《新华日报》

  暂停在重庆的出版,所有人员撤回延安,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同为抗战而生,始终肝胆相照――

  在9年多的艰难岁月里,

  “两个方面军”相互守望,砥砺同行,创造了不朽的功绩。

  总策划:双传学顾雷鸣

  执行策划:王晓映

  记者:唐悦

  视频:张琦

  题图设计:朱丹清

  历史顾问:《新华日报》报史研究所

标签:新四军;读报;南京;新华日报
责编:戴鸣蔚